技術難商售+標案未發包 中科院2023年前趕製IDF戰機外掛電戰莢艙有難度

朱明    2021年10月21日 13:00:00

中科院長張忠誠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時,信心滿滿的說中科院近1、2年可完成IDF戰機外掛式電戰莢艙研發,此話讓外界對中科院研發戰機電戰莢艙充滿好奇,據指出,國防部從2020年編列40億餘元,代號「玄戟專案」以4年時間由中科院來研發IDF戰機外掛式電戰莢艙,同時也規劃將研發的部分技術運用在空軍編號1351的C-130HE電子作戰機上進行國產電戰設備的性能提升。



 



 



須耐戰機低溫高壓+電子反制性能 電戰莢艙技術難度高​



 



不過,研發戰機用的外掛式電戰莢艙有其技術上的難度,除了中科院自身技術外,更需引進國外的技術,因電戰系統技術各國輸出多有限制,並不容易從「商售」管道獲得;據指出,截至目前為止,在引進國外技術的規格與標案都尚未出爐與發包執行,整個研發案都快過一半的期程,如何在未來2年趕上進度,加上如何整合技術也是一項考驗,總不能又和海軍「迅聯專案」同樣結果,未達軍種的需求,最後還是得循外購程序找符合作戰需求的裝備。



 





中科院研發電子戰裝備已有多年經驗,且現資通電軍使用的電子偵蒐與電子干擾設備多採用中科院裝備。(軍聞社提供)


 



中科院研發電子戰裝備已有多年的經驗,目前資通電軍使用多項的電子偵蒐與電子干擾設備都是採用中科院裝備,大部分為地面裝備,裝備體積、重量與電力等要求上就沒有多限制,可依性能不同,裝在不同的車輛上。但戰機使用外掛式電戰莢艙全壓縮在有限空間內,而且內部組件要有耐溫度快速變化與高壓而不受影響,來達成電子偵測支援、導航、追蹤及標定、電子反制等性能,也就是除有偵測並被動蒐集記錄電子參數外,也要具備主動電子干擾與誤導對方雷達的電子反制性能。因戰機雷達、航電與電戰系統彼此間又不能發生干擾,所以戰機電戰莢艙技術難度高。



 





 



 



維修須整組送美法+共軍頻譜技協幫入庫 中科院難窺組件祕密



 



據指出,以空軍服役的F-16與幻象戰機電戰莢艙為例,無論是美、法對出售的電戰莢艙管制就相當嚴格,雖平時維護是由我空軍人員進行,但電戰系統發生任何問題時,都是由製造商在台技協來檢整,若需更換組件或修護,都整個組件原封不動送回美、法原廠來維修,絕不會讓我方碰觸;採購合約也明訂不能隨意將電戰系統與莢艙內組件打開,因每個組件都有特殊封條設計,且定期由原廠負責更換,只要封條被動過,就可依約將電戰裝備拆回。而電戰軟體部分也是我方將蒐集到解放軍電戰頻譜後,經原廠在台技協一同寫入電戰莢艙的資料庫中。所以中科院很難從空軍平時維護電戰系統與電戰莢艙中,一窺內部組件的祕密。



 





美、法對出售的電戰莢艙管制十分嚴格,若需更換組件或修護,都要整組原封不動送回美、法原廠,我方禁止碰觸。圖為空軍F-16現有的雷神公司類比式ALQ-184電戰系統。(取自維基百科)


 



據了解,空軍「鳳展專案」F-16戰機提升為F-16V戰機,因雷達從過去類比式改為主動式相列AESA雷達,因雷達系統改變連帶電戰系統莢艙也要隨之升級,空軍規劃時同時將IDF戰機的電戰系統納入,並聽取美國廠商的意見,甚至也聽取以色列廠商的簡報,但因空軍規劃全新研發的AN/ALQ–131A FMS未能在期限內通過認證,讓空軍F-16V戰機外掛式電戰莢艙至今尚未定案採用美方何款電戰系統。



 



 



至今未訂規格+國外洽談沒半撇 「玄戟專案」令人憂



 



據指出,雖然IDF戰機研發的外掛式電戰莢艙是類比式電戰系統,但IDF戰機長期缺乏電戰系統是不爭事實,僅有雷達預警器(部分技術也是引進美方技術),只是EW電戰系統中的一小小部分,加上IDF戰機內雷達與航電系統多來自美方的技術,研發IDF戰機外掛式電戰莢艙,無論是硬、軟體系統從無到有,加上整合技術是否會干擾到其他系統等問題,若不與國外技術合作,要想獨自完成研發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IDF戰機內雷達與航電系統多為美方技術,中科院研發IDF戰機外掛式電戰莢艙,無論是硬、軟體系統若不與國外技術合作,要獨自完成研發恐有難度。(軍聞社提供)


 





 



據了解,代號「玄戟專案」研發IDF戰機外掛式電戰莢艙,中科院2020年啟動後,曾經進行過國內訪商的程序,但至今一直未訂出電戰莢艙的規格,外傳將直接與國外廠商洽談,但在台的歐美國防工業公司都未有此訊息;而整個研發期程已經過了一半,與國外技術合作尚未明朗之下,如何在2023年前完成各項技術研發與整合,並達到空軍的作戰需求,確實令人擔憂。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