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高市議會「治瘟疫>戰罷韓」 仍有鷹派想反擊連署偷跑

陳彥宇    2020年03月25日 16:11:00

高雄市長韓國瑜面臨罷免危機,泛綠陣營磨刀霍霍,欲藉由議會總質詢作為破口,猛攻施政措施造成失分,凸顯韓的不適任。國民黨議會黨團內部雖鷹鴿派意見分歧,但也達成共識,正值武漢肺炎疫情延燒,現階段聚焦防疫議題,並且就市政論市政,先不談投票、動員與否,積極替韓宣傳政績,全力助韓「做好做滿」。



 



罷韓行動已進入第二階段連署查對,第三階段投票最快6月下旬舉行。隨著罷免案步步逼近,地方人士觀察,藍軍興起存亡齒寒危機感,相較去年罷韓啟動之際,國民黨議員處於觀望被動態勢,而今轉趨主動,除了協助韓市府廣宣政績,部分更隨韓參加公所及村里座談,直接以實際行動表達力挺。



 



 



罷韓設總部恐違法 主戰派:根本玩政治



 



據悉,國民黨議會黨團內部亦有鷹鴿派之分,主戰派指出,武漢肺炎疫情未平息,高雄又將進入登革熱季節,市府上下嚴陣以待,設防疫病兩面夾擊,但罷韓團體與泛綠陣營卻仍在進行政治操作,藍軍不能再抱持「公道自在人心」、「要玩你們自己去玩」、「要罷就去罷」的心態面對,應適時提出反制作為。同時,也不斷示警,綠營擅於煽動群眾,尤其是年輕族群,動員量能不容小覷。



 



主戰派並建議,可以透過質疑罷韓團體相關行動作為著力點,像是連署偷跑問題,以及有無重複連署?是否涉及偽造文書?設立罷韓總部有沒有踩《選舉罷免法》紅線?攻訐罷韓根本只是玩政治,而非真心替市民著想心態。



 





主戰派建議可從罷韓團體相關行動下去反制,像連署偷跑爭議,有無重複連署?是否涉偽造文書?(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打底」是最好武器 鴿派:未到動員時刻



 



然而,緩戰派則認為,連署審查屬選委會職權,以政黨角度抨擊將賦予綠營操作空間,進一步被打成藍綠對決,恐得不償失,因此不宜過度琢磨,點到為止即可。應盤點選區內政績,協助宣傳,做好「打底」工作,屆時將是最好反擊武器;更重要的是,要公開向韓粉傳達訊息,避免出現躁動、挑釁行為,更遑論大規模動員、聚會,目前不到正面衝突時刻。



 



亦有議員主張,罷韓團體一再攻擊韓落跑,但韓國瑜選後回歸市政,收斂鋒芒多做少說,防疫期間又積極配合中央措施,藍營要從防疫方面做論述,更加彰顯罷韓名不正、言不順;再告訴民眾,倘若罷免案過關,高雄等同2年內要選舉4次,浪費社會福祉,相關經費用在防疫、建設對高雄才好,「大選既然過了,一切回歸理性,別再政治口水」。



 



議會黨團達成共識,暫時不激化罷韓情緒,全力助韓過關,不僅要在議會質詢「做球」,帶出韓施政實績,韓若有地方座談行程,議員盡量作陪展現支持。不僅如此,更由議長許崑源、副議長陸淑美、黨團總召曾俊傑三方與市府建立溝通窗口,做資訊交換、議題與需求配合。



 



 



韓國瑜被罷看很開 主戰派嘆:市長太佛系了



 



有趣的是,韓國瑜方面多次向議會黨團表達,一切以防疫為重,不想再跟罷韓團體糾結,「我也不怕(被罷免)!」市長既然是選出來的,民眾本來就握有生死大權。從容態度讓主戰派一度凍未條,私下無奈稱,「市長這也太佛系了吧!」



 





韓國瑜冷處理罷韓團體,已向議會黨團多次強調先以市政為重。圖為他2月訪視喜憨兒庇護商。(資料照片/高市府提供)


 



另方面,地方黨部緊盯罷韓團體行動,並做民調探詢風向。據悉,藍營內部民調顯示,罷韓風潮因韓專注市政,加上疫情升溫雙重因素下,贊成罷韓者已由先前的逾4成支持度,幾乎砍半僅剩2成多。針對動員藍營支持者投票與否,黨部未下最終定論,持續評估中。



 



【延伸閱讀】


●【罷韓劍與盾】議員摩拳活剝韓國瑜! 市長終極保位戰「議場」開打


●【藍營小心拆彈】反罷韓恐激藍綠對決 投票前再撂人南下救援


陳時中兒設計「防疫×罷韓T」 喊話高雄人:手洗乾淨回家投票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