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改革委員會4大分組緊鑼密鼓啟動檢討,被黨內形容為「水最深」的「組織改革」組,本周三(4月29日)會議爆發重大爭議!據了解,當天黨中央組發會突然將黨內四項黨職選舉併選並改為全黨員直選的改革規劃案,送入改委會中,並一度欲強行通過要求以「共識決」通過決議;未料,此舉卻引發改委會成員強烈不滿,怒轟黨中央如此改革方式有如「兒戲」,手段實在太過粗暴,因而否決拒絕為其背書。黨中央改革案直接遭到改委會「打臉」重甩巴掌,無疑對黨主席江啟臣的領導威望及改革能量是一大重挫。
江啟臣就任黨魁後,旋即著手展開相關黨內改革工程,改委會一共分成兩岸論述、組織改革、財務穩健及青年參與等4個分組,廣邀黨內外各界代表或專家學者參與討論。為尊重改委會、避免引發黨內紛爭,江也特意淡化個人立場,謹守分際儘量不對改革事務發表意見或強勢介入主導,但本周三組改分組會議,卻仍出現擦槍走火的火爆場面。
據了解,黨中央組發會約莫在2周前,就已草擬將黨內四項選舉,包括黨主席、中常委、中央委員及黨代表選舉合併於同日舉行,並全部改為黨員直選、任期均為4年的選制改革規劃案,當時已開始掀起黨內部分反彈聲浪。詎料,前天改委會組改分組閉門會議中,組發會依舊送進A、B兩方案,A案為上述四項黨職選舉改為黨員直選案,B案則是改回過去黨代表選中央委員、中央委員選任中常委的間接選舉案;主持會議的資深中常委呂學樟還當場裁示要採「共識決」通過決議,強勢逼迫改委會成員在2案中作出選擇。
只不過,有改委會成員當場提出反對意見,拒絕為組發會規劃的黨職選舉改革案背書,質疑黨中央事前未先溝通及充分說明黨內選制改變的理由,就突然將如此重大改革方案送進改委會,包括選舉資格如何認定、有無違反《黨章》規定、會否反而導致對具高知名度、地方派系、黨員大戶或撒大錢選舉者出線有利,衍生更嚴重的「人頭黨員」等後遺症,都應要有一番謹慎評估。
離譜的是,據知情人士轉述,當天出席會議的組發會代表不僅未提出針對選制改革規劃案的優劣分析及理由,甚至還直言不諱地自承,該案非他所參與規劃的,他也不清楚相關細節及緣由,藉此撇清責任,令不少與會的改委會成員都感到相當傻眼。當會議主席裁示要強行通過決議時,就連兼有黨職身分者及智庫代表也在現場投下反對票,歷經2個多小時激烈爭辯仍無結論,眼見大勢已去,只好宣布將2案暫擱併陳到下次會議,擇日再戰。
對此,熟悉黨內選舉生態的知情人士痛批,黨中央的作法實在太過粗暴,將改革視作「兒戲」。涉及如此重大黨內選制變革的方案,改委會還未充分討論、形成共識,黨中央竟已有定見,還欲強壓改委會成員在黨員直選與間接選舉2案中作出選擇,強勢通過替其「背書」,完全不尊重改委會機制,不解黨中央到底在急什麼?
他指出,過去黨內選舉的確衍生出不少弊病,諸如中常委及中央委員綁黨代表組「換票聯盟」現象猖獗、請客吃飯送禮或買票、鎖票等行為,大家也都認同這些負面選風及文化必須要有所革新,但黨中央的改革方式未免太思慮不周,到底為什麼要朝全部改為黨員直選方式變動?配套措施是什麼?為何急於此時作出決議?皆未有詳細說明論述或溝通過程,無法令人信服,且黨代表選任中央委員及中常委的投票權力遭閹割後,就算改委會同意為其背書,未來也勢必將難以在全代會順利闖關。
該位黨內知情人士質疑,若貿然通過組發會的改革規劃案,未來中常委、中央委員及黨代表的選舉資格究竟要如何認定?為何是票高者當中常委、次高者任中央委員、票少者作黨代表?只考慮黨員票數多寡作為排序,而非審酌擔任該項職務的適格性或朝「內造化」方向改革,屆時不但將造成黨內天下大亂,更形同變相鼓勵具有高知名度、掌握多數黨員票的地方派系或大戶及願意花大錢養「人頭黨員」者才易出線;以目前30多萬有效黨員數估算,光是寄送選舉文宣的郵寄成本就高達180萬元以上,黨內選舉難道要變成一場「撒錢大賽」?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