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台灣疫情比祖國安全 逾250歐美日韓技師力拚IDS原型艦年底開工

朱明    2020年05月05日 12:53:00

潛艦國造IDS原型艦設計標與建造案,未受疫情影響,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與歐美各廠商洽談,並在取得該國輸出許可證後,簽訂採購原型艦建造所需的各項系統與設備,據指出,日前完成原型艦建造所需的109項主、次系統設備等合約,這些合約包括了儎台與戰鬥系統的主、次系統設備;加上海軍海發中心等單位在去年12月底基於安全,提前將五大國外技協顧問群進行分流與異地辦公等防疫措施,使得國外技協顧問並未受疫情影響而缺席,待台船潛艦專用廠房5月底落成試運轉測試後,可望9月進行潛艦壓力殼各船段試製工程,年底啟動建造IDS原型艦。



 



據了解,目前在台的IDS原型艦的五大歐美日韓國外技協顧問群,其工作領域分別為建造專案監督管理、潛艦細部設計、建造施工藍圖、生產建造技術以及整體後勤管理規劃和教育訓練等五大部分,資深顧問與工程技術師人數已超過250位。



 



 



台灣防疫讚 外籍顧問留守滾動驗測



 



隨著疫情在歐美肆虐,造成各國嚴重傷害,這些國外技協顧問看到台灣防疫的成效,都認為在台灣比在自己國家還要安全,部分國外顧問是提前來台工作外;原訂返國休假再來台工作的國外顧問,都表達願意不休假繼續在台工作,這些國外顧問經外交部協助,都已取得延長在台工作的簽證時間。



 





潛艦國造IDS原型艦設計標與建造案目前未受疫情影響。圖為海虎潛艦,總統出席潛艦國造廠區動土典禮。(總統府提供)


 



據指出,隨著這些國外技協顧問在台未離開,潛艦各項工作採滾動式管理來修正,例如建造潛艦焊接不同船段技術訓練都提前展開,以潛艦壓力殼圓筒殼船段焊接技術,在這些國外資深技術師帶領下,已達圓筒殼船段需求標準,只要再次通過圓筒殼船段技術驗測,也代表台船技術人員有潛艦最高級的焊接技術。



 



 



系統設備全到位 原型艦仍採鉛酸電池



 



至於IDS原型艦儎台與戰鬥系統所需要的109項主、次系統設備的合約,據了解,在日前都取得各國輸出許可證後完成簽約,也就是所有系統與設備都已到位,等待建造開工。這些主、次系統設備如推進系統的(柴油主機需要低磁性)、電力系統(如電瓶指潛艦用鉛酸電池)、控制系統等設備,這些設備都是各國的管制品,都需要輸出許可。因此海軍在規劃上都是找了3家以上來源,以防變數,例如柴油主機,首選是歐洲國家,但當無法取得輸出許可後,再轉往洽談由英國技術,但美國生產模式的低磁性柴油主機,才取得正式取得IDS所需的柴油主機。



 



另外,被管制的潛艦用鉛酸電池,據指出,海軍曾經一度規劃將原型艦的電池,直接從鉛酸電池改成鋰電池,但鋰電池技術並非100%安全,加上許多技術問題目前尚未解決,因此原型艦還是使用最安全但重量重的鉛酸電池。



 





據了解,日前已取得各國輸出許可證後完成簽約,即IDS所有系統與設備均到位,等待建造開工。(資料照片/李景濤攝)


 



 



神龍計劃靠視訊簽採購 邵維揚待望升督導



 



至於戰鬥系統部分,海軍海發中心與中科院「神龍計劃室」在2月底,與美商洛馬、雷神、L3哈里斯(Harris)等公司談定採購先進的聲納、水中通訊系統等裝備,系統之間的訊號整合則由L3負責;但受疫情影響,因美國廠商無法來台直接洽談合約細部規範,經以視訊討論和空運文件往返,終於在日前完成最後的各項合約簽訂。



 



據指出,在戰鬥系統所需設備簽約完成後,IDS原型艦建造所需的109項主、次系統設備等合約就完全定案,代表所有系統與設備都已到位,等待IDS的開工建造。中科院為肯定神龍計劃人員盡心盡力的付出,將孫姓副計劃主持人升任為計劃主持人;另海軍造船發展中心主任邵維揚少將從參與規劃IDS,到奔走歐美各國洽談各項設備是最全方向掌握IDS的海軍將領,是否隨著IDS原型艦啟動建造,而升任國防部其他職務來督導IDS,則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



●盤點中科院4家衍生公司 僅睿信航太靠「專業線束」有盈餘



IDS造艦異地辦公「防諜兼防疫」 台船與海發靠封閉專線協同研發



●外交部延長外籍人士簽證30天 IDS外籍顧問逾期停留暫時解套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