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屆世衛大會(WHA)將於18日舉行,受COVID-19疫情影響,會議首次採線上會議形式進行,議程也壓縮在2天之內結束。知情人士透露,雖然每個國家發言的時間極為限縮,但預料仍會有國家在會中提出疫情究責問題;而無論是在此次大會或之後討論究責問題時,台灣的參與勢必將被提及。
因COVID-19疫情導致全球國境往來受阻,本屆WHA將於18、19日2天以視訊會議形式舉行。根據世衛組織(WHO)公佈的議程,大會開幕式將由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mon Ghebreyesus)及國際專家小組代表針對COVID-19疫情提出報告;另外因時間受限而未及討論的議程,預計於今年10月或11月等適當時機復會後再行處理。
其中備受各界關注的台灣參與案,今年我國14個友邦參與提案,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O的教廷雖無法參與提案,也持續派員參與幕後協商。然而由於議程精簡,本屆大會未設總務委員會,包括台灣參與案等各項提案是否列入議程等問題,將交由大會討論,結果則取決於各方協商。
往年會期將近一周的會議今年縮短為不到2天的時間,不僅會員國關心的大會決議內容,可能僅限於有事前已充分協商並獲得共識的議題,正式會議也精簡為僅剩3個場次,每場3個小時。國家發言登記及場次已於日前初步完成,由於登記國家眾多,因此每個國家發言時間僅限2分鐘。
根據WHO事前決議,本屆WHA情況特殊,因此會議集中討論COVID-19疫情。由於在歐美造成大量死亡及經濟損失,近來國際間究責聲浪持續升高;除了檢討WHO責任之外,在美國主導下西方主要國家追究中國隱匿疫情導致損害擴大的主張,近來也成為各國角力重點。知情人士研判,此一主張也將在本屆大會出現。
知情人士透露,關於對中國及WHO究責的問題,已有很多國家表達關切和重視,儘管此次大會發言時間僅2分鐘,國家在發言前勢必仔細篩選需要傳達的訊息,但仍會有一些國家利用此一場合和機會,以「他們認為適合的方式」來提出究責問題,而台灣的參與應該也會在此情況下被提及。
知情人士分析,值此抗疫關鍵時刻,大部分國家將本屆WHA的重點集中在防疫和抗疫工作,多認為究責問題可以在日後再行處理,但也有部分國家主張當下即採取較為強烈的動作。據指出,無論是此次大會或是疫情緩和之後才討論究責問題,不論是病毒起緣或是疫情防控責任歸屬問題,也將成為討論台灣參與議題的平台。
此外,國際社會十分關切COVID-19疫苗及藥物的研發合作,本屆WHA也勢必有所討論。知情人士指出,台灣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都十分積極參與疫苗和藥物研發工作,不僅有合作計畫正在推動,部分項目近來也出現進展,相信以我國的研發能量,在此議題上可做出一定貢獻。
據外交部統計,截至5月15日,已有29國元首或行政部門以致函、進洽、主動發表聲明或於社群媒體發文,以及回應國會及媒體詢問等形式,公開表達對台灣參與案的支持。外交部指出,今年強勁的國際支持,充分證明國際社會普遍認同及支持台灣參與WHO的正當性;可惜中國持續在國際場域濫用其影響力,不當蠻橫施壓各方,加上WHO秘書處未能堅守中立專業立場,本年我國推案難度仍然相當高。
【延伸閱讀】
●【WHA快閃登場】大會不成再戰復會 台灣不同備案闖關WHA
●反對他國向WHA提案邀請台灣 中國外交部:中央已對地區做好安排
●美國務院駁WHO「譚德塞無權邀台灣」說 前秘書長陳馮富珍就曾邀請8次
●台5友邦致函譚德塞 籲邀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WHA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