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韓「降溫1成」卡門檻邊緣 藍營估北漂族返鄉投票定生死

楊毅    2020年05月26日 18:11:00

罷韓投票倒數11天,據了解,藍營內部評估,在上周豪雨災情後,因高雄市府平時推動路平、清淤等治水工作發揮成效,雖有部分地區積淹水,但退水速度均較前年823水災快,不少高雄市民都相當有感,罷韓政治氛圍正逐漸改變,原先堅持投票罷韓的民眾意願約下降1成左右,但仍相當逼近過關門檻,最後北漂人口返鄉投票多寡,可能將是最大關鍵。



 



針對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國民黨中央傾全力相助,據了解,23日原本規畫兩位黨副秘書長李彥秀、柯志恩及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赴高雄合體直播「挺商家」外,黨主席江啟臣另指派革實院院長、台北市議員羅智強也南下港都提供韓營奧援,但最終均因突如其來的豪雨災情,而被迫延後暫緩。



 



 



投票意願降1成仍告急 藍營擬拍片撐韓



 



不過,根據黨中央最新評估,在高雄豪雨災情過後,本來堅持一定會去投罷免票的民眾,投票意願約略降1成左右,但仍相當逼近4分之1罷免門檻,為此,黨中央有意在最後幾天拍攝影片,進一步表達黨全力挺韓及對罷韓案的相關訴求。



 





國民黨團日前舉行「國家機器追殺韓國瑜」記者會,批政府從高鐵大學生優惠專車、國防部延期三軍大學考試、中選會說法等連串作為,根本是罷韓國家隊。(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藍營地方輔選要角則透露,比起前1個月,最近這1周以來,高雄罷韓政治氛圍有明顯改變許多,沒有先前那麼激烈,分析其中主因,包括韓國瑜正式進議會報告備詢爭議落幕、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得宜,高雄迄今仍是零本土確診案例;而上周高雄雖落下較前年823水災還要大的時雨量,但積淹水地區的退水速度均較823水災快,也對降低罷韓意願有所幫助。



 



他指出,雖然有不少高雄市民是因不滿韓國瑜當選市長沒多久就跑去參選總統,因而情緒性要出來罷韓,但隨著投票時程愈來愈接近,也有許多人開始憂心及認知到,一旦韓被罷掉,3個月後又要重新補選市長,而新補選市長作沒多久,2年後又要重新改選,等於高雄市「整天都在選舉」,恐將不斷陷入政治惡性循環之中。



 





不少高雄人不滿韓國瑜「落跑」選總統,但也有人認知罷免完恐再臨補選、改選市長,「整天在選舉」迴圈。(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韓致力整治舊縣區大排 市民:比前朝有感



 



該位藍營地方輔選要角表示,目前高雄市區對罷韓議題及討論氛圍較為熱絡,舊縣區則明顯較冷,而原高雄縣區的政治結構雖較綠,但因高雄縣市合併升格後,民進黨執政仍未全面照顧到舊縣區發展,資源分配不均,反而是韓國瑜上任後,積極協助舊縣區鋪路、清淤等工作,包括幸福川及茄萣大排的清淤整治工程等,均受到不少當地民眾肯定。



 



「作下去就會有效!」韓市府高層則舉例,當初市府要進行茄萣大排整治工程時,地方上還有人質疑,該區里長幾乎都是深綠色彩,「刀砍下去噴出來的血不是紅色,都是青色的」,但韓國瑜及負責清淤除臭工程的副市長李四川認為,茄萣大排的問題長達2、30年都沒人理,惡臭味甚至飄散到附近的傳統市場,不管當地政治結構或民眾是否討厭韓,都有必要好好地大力整治。



 



 



市政>保位 韓國瑜「萬物皆靜」佛系罷韓



 



而此次高雄豪雨過後,也的確讓韓推動的路平、清淤等工作發揮成效,地方人士強調,無論是否不滿韓「背棄高雄」參選總統,大部分的高雄市民皆相當肯定,這1年多來,韓市府確實做了很多事情。此外,日前高雄市街頭掛起「阿舅回來了」綠色布條,也間接喚起高雄市民對民進黨要班師回朝執政的慘痛回憶,相當程度也降低了不少罷韓投票意願。



 





韓國瑜23日進行豪雨應變中心第4次工作會議後,隨即赴岡山潭底視察排水改善工程進度與防汛準備。(高市府提供)


 



親韓人士則表示,未來這10幾天,韓國瑜的重心仍將擺在「市政第一,防疫及防災優先」上,不會有過多對罷免案的政治動作或政治語言,外傳韓將宣示只做一任也非事實。他指出,接下來,韓將繼續推動疫情過後的紓困及振興經濟等措施,而汛期即將到臨,韓也已指示相關局處投入水利整治、盤點抽排水機具及加快成立災害應變中心速度等準備工作。



 



該位親韓人士另說,對罷韓團體和民進黨而言,他們關心的是如何搶回高雄市的政治版圖及市長「位置」,但對韓國瑜說,韓關心的則是如何擔負市長職務所被賦予的「責任」,雙方關心的重點不同,因此,韓不會再對罷韓議題有過多表態或回應,「風聲、雨聲及讀書聲雖聲聲入耳,但韓的心境是『萬物皆靜』!」



 



【延伸閱讀】


●【不讓罷韓嘴】韓國瑜化暴雨為力量 「對照823水災」下令5天內檢討


●【莫再提補選】趙天麟狂cue陳其邁 罷韓方憂嚇跑淺藍中間票源


●【高雄又淹】韓國瑜挨轟清淤破功 陳菊:前任市長不好評論現任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