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頭大了】不只廢考監鬧分歧 支持者連公民權下修都反對

陳彥宇    2020年07月27日 09:48:00

立法院即將啟動修憲工程,國民黨團磨刀霍霍,黨團幹部矢言不當執政黨煞車皮,而是扮演加速器。只不過,黨內針對修憲依然分歧,像是黨團強烈主張的廢除考監兩院,藍營內部呈現五五波拉鋸,但贊成廢除者態度又十分強烈,甚至連公民權下修都有近7成反對,對內如何論述,避免顧此失彼,進而衝擊既有票盤,成為黨團燙手山芋。



 



 



黨團修憲加碼衝 智庫保守認難加分



 



除了推動公民權下修18歲、廢除考監兩院,國民黨團有意再加碼,提出恢復閣揆同意權案、總統定期赴國會報告等修憲案。黨團總召林為洲近期在與黨中央、智庫進行工作會議時就提出相關構想。



 



惟據了解,包括黨主席江啟臣、智庫代表對於修憲要修到何種層面有疑慮。江認為,修憲不是不能談,要維持五權抑或改為三權都能討論,最重要目標仍是建立權責相符體制。



 



智庫代表態度則更為保守,憂心公民權下修對民進黨恐是利多,亦認為廢考監不僅涉及藍營核心價值理念、黨章修正等,萬一有反廢方聲請釋憲,只怕陳菊一時半刻也難被拉下台。智庫並形容,總不能因為腳部有傷,就把整隻腳鋸掉,修法非同小可應從長計議。



 



 



要黨內跟上 林為洲拚「民主再優化」 



 



林為洲聞言後即表明,民進黨既然執政,當然不會想修憲箝制自己,也因此在野黨才有角色,提出改革逼迫執政黨正視民意;更何況,藍營任何議案就算舉雙手、武鬥都難敵執政黨輾壓,唯獨修憲須四分之三立委同意,修憲案沒有在野黨支持,綠營孤掌難過關,國民黨總算有本錢叫牌。



 



講到激動處,林為洲一度敲桌,強調正值關鍵時刻,民主再優化不能等。他喊話,國民黨不能再劃地自限,廢除考監、建立權力分立政府已是既定目標,不論是廢除監院改立「上議院」,或將監院權責分出去,智庫應盡速研擬配套,提案由黨團全權負責,江主席則做對內溝通工作。





 





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認為,國民黨既然在野了,不能再劃地自限,廢除考監、建立權力分立政府「正值時」。(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保守派難甩舊思維  支持者同為鐵板一塊



 



江啟臣、智庫之疑慮其來有自。據了解,國民黨日前針對憲改議題進行民調,結果贊成與反對廢監院者比例呈現五五波僵持。藍營支持者反對廢監院者37%,傾向廢監院者46%,其中態度非常強烈者達37%,意見歧異。一般選民則是六二開,62%挺廢、20%反廢。



 



同時,民調亦顯示,年齡層愈高、教育程度愈低者,較傾向廢除監院。男性挺廢者比女性多,且態度強烈,恰與國民黨支持者特質重疊;以及,有高達77%藍營支持者,贊同國會不要阻擋廢監院修憲案,直接交付公民複決。挺廢、反廢者對各自主張皆有所堅持,使得藍營在修憲議題顯得動輒得咎,必須審慎應對。



 



 



公民權下修也母湯 藍軍高達6成8反對



 



除此之外,雖然廢除考監是黨團內部一致共識,但地方選區壓力不同。2022大選將至,有意更上一層樓挑戰縣市長大位者,是否因選民壓力而抽手,或不多作表態,甚至按奈包括前主席洪秀柱等五權憲法擁護者,避免藍軍分裂、衝擊選情,成為黨團與黨中央難題。



 



事實上,就連獲得朝野有高度共識,江啟臣亦有提案的公民權下修18歲,贊成者42%,反對者較五年前下降9%有44%,正反旗鼓央當,但藍營支持者有高達68%反對下修。國民黨團試圖奮起,甩開舊包袱往中間靠攏,怎麼跨越保守派並說服支持者,引發各界關注。



 





藍民調顯示,朝野有高度共識、江啟臣亦提案的公民權下修18歲,贊成者42%,反對者較五年前下降9%,來到44%,幾乎是五五開。(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延伸閱讀】


●【菜雞升級】藍邊打邊學拚凝聚力 杯葛常態化「拆國會在所不惜」


●【時力民調】53.3%不認為陳菊能超越黨派 過半民眾對廢除監院修憲沒信心


●蔡英文交付四大任務 優先推修憲、廢考監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