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臨嚴重洪澇災害已近2個月,近來公開活動明顯減少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至今未曾赴災區視察,卻在中共「八一建軍節」前陸續現身出席軍方行程。29日習近平出席中共中央軍委晉升上將軍銜儀式之後,31日還將出席「北斗三號衛星系統」開通儀式;加上他甫於一周前赴空軍航空大學及四平戰役紀念館視察,要求「守住共產黨事業」,引起外界對中共政局變動的揣測,認為習近平意在加強掌控「槍桿子」。
中國自5月下旬面臨嚴重洪澇災害,長江中下游地區、淮河流域、西南、華南及東南沿海等地因陸續超過一個月的暴雨爆發災情;加上受災地區幾座大型水壩傳出超過負荷,三峽大壩不保的謠言不脛而走。據中國國家應急管理部統計,截至7月28日,洪災已造成27省共5481.1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444.3億元人民幣。
然而大半國土受災之際,僅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7月6日赴貴州考察,要求做好災民安置;近2個月來,習近平均以會議指示方式對洪災事態發言,未曾現身災區。
不同於過去重大天災時,時任中共領導人汪澤民、胡錦濤均安排親赴第一線視察,習近平至今未踏進災區一步,引發不少揣測。較為善意的解讀認為,中共自7月起進入「北戴河時間」,亦即中共領導人轉往北戴河,以「休假」之名商議國是,因此公開視察行程大幅減少。然而其他中共高層仍有公開行程,此一說法未獲採信。
另有一派說法認為,COVID-19在年初爆發之後,習近平直到1個多月後才首度現身北京視察防疫工作,更遲至3月才赴武漢視察;一再迴避前往爭議地點的行程,顯示習近平對可能面臨抗議甚至安全威脅懷有高度戒心,北京政局不穩的傳言再次醱酵。
而就在「神隱」引發諸多揣測之際,習近平選擇前往吉林視察糧食生產基地,立刻被解讀為中國面臨糧荒危機,習近平必須親自確認農糧生產現況。
習近平在吉林的其他行程,更外界萌生不少猜想。在農業視察之外,習近平先後於22、23日先後前往四平戰役紀念館及空軍航空大學視察,後者也是自今年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習近平首次公開視察軍事機關。
在參觀紀念館關於國共內戰重大戰役的文史資料時,習近平有感而發表示要中共黨員「守住中國共產黨創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正值中美對抗加劇,美國軍機頻頻接近中國沿海,解放軍不但持續在南海活動,更在南方舉行演習,導致南海、台海情勢隨之升高的時機,習近平這番發言引發各種聯想,認為習近平已有對外動武的想法。
尤其正巧在23日,北京人民防空辦公室召開工作調度會議,展開防空宣導工作,數日後北京部分地區開始張貼防空教育海報,並傳出試放空襲警報等消息,海外媒體更因此推論中共為了轉移國內嚴重天災及凝聚民情,有意營造對外可能開戰的氣氛。
也有政治陰謀論的解讀認為,雖然北京政局已進入往年召開北戴河會議的時間,然而今年接連遭逢疫情及洪災,中共領導人是否適合「休假」,有待商榷。而近來急遽升高的中美對峙,已令反對習近平路線的一派醞釀要求習近平提出對策,習近平選擇不到災區面對質疑聲浪,而是以軍委主席身分強化對軍權掌握,應有向反對派示警的意味。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