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標案遭疑「固定咖」評委 爆電腦遴選比例減少

陳彥宇    2020年08月06日 21:50:00

政府公標案評審委員遭質疑愛用具綠營背景人士,甚至赫見「固定咖」頻頻獲選,引發議論。據悉,除了愈來愈多專家學者對參與評案興趣缺缺,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自去年底減少使用電腦遴選評委功能,多以人工勾稽名單,也是造成評委屢屢重複的原因之一。



 



《政府採購法》第94條規定,「機關辦理評選應成立5人以上之評選委員會,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三分之一,其名單由主管機關會同教育部、考選部及其他相關機關建議之。前項所稱專家學者,不得為政府機關之現職人員。」為提升招標專業度與公平性,工程會建置「專家學者建議名單資料庫」,內有超過4000位專家學者,提供各機關針對採購案特性來遴選評委。



 



 



審查接不完 竟成另類「商機」



 



專家學者建議名單資料庫龐大,近期卻出現評委重複狀況,部分評委猶如固定班底,常態性獲選參與公標案審議,挨轟「御用評委」「假開標、真圍標」,更被質疑是另類商機。



 



熟悉政府採購案人士指出,擔任評委每件出席費約2000至2500元不等,視標案規模有些另提供按件論酬的審查費;換言之,同一批專家學者,參與不同機關標案評審,不僅能夠助攻特定廠商得標,評委亦獲得業外收入。一年若參與百場審查,將近20萬入袋。



 





李厚慶今年6月擔任故宮南院行銷案評委,因其妻白舒樺現任職三立,得標正好是三立,被質疑踩《政府採購法》紅線。(取自中華文化總會You Tube)


 



 



「被選來當橡皮圖章」 學者心累懶得玩



 



不具名資深評委則說,不分藍綠執政,扣除是機關官員的內委,找來立場相近的外委參與評審屢見不鮮。有些外委企劃書翻都沒翻,就開始稱讚某廠商,「大家聽了心照不宣。」再誇張一點,坐下來挑明說「這個標就是要給誰」,這種狀況也遇過。有些專家學者吃了一次虧,知道被選來當橡皮圖章,之後自然沒興趣。



 



再加上,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參與評分、出審查報告耗費時間不敷成本,因而不再擔任評委。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質疑,政府為搞大內宣,參與標案評委皆是綠底人士,藉此獨厚綠媒。(資料照片/李景濤攝)


 



 



工程會減少電腦遴選    釀「固定班底」瑕疵



 



上述種種因素間接「降低」資料庫母數,更直接原因則是工程會悄悄改變篩選作法。



 



知情官員透露,工程會系統具有電腦遴選(選人)功能,可設定地區、專長、人數等條件,隨機選出符合需求的評委名單,或做倍數調整,像是篩出5倍符合條件之人選,再交由機關首長或其授權人員來勾選。然而,約莫去年11月開始,工程會逐步減少使用電腦遴選功能,多以人工勾稽方式提供名單,在母數不多且非隨機狀況下,「能選擇的人有限」,導致出現固定班底現象。



 



 



【延伸閱讀】


●【奪標手助內宣】政府標案評委「綠油油」  三立豪吞億元大餅


●文總副秘李厚慶故宮案爆未利益迴避 妻白舒樺在三立當主任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