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請益大老、溝通基層 江啟臣拚全代會凝聚藍營團結共識

楊毅    2020年08月21日 19:00:00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就任不到半年,接連遭遇罷韓案、高雄市長補選等重大挫敗,面臨黨內強烈檢討壓力。據了解,為營造9月6日全代會大團結氛圍及務求通過各項黨務改革方案,江魁近來展開請益黨內大老之旅,並親自出席每一場地方舉辦的黨代表基層座談會,盼在全代會前凝聚共識,展現改革決心並重新穩固黨內領導地位。



 



國民黨自年初總統及立委選舉慘敗後,再度歷經6月6日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投票、8月15日高雄市長補選兩役嚴重挫折。9月6日將召開的全代會,將是國民黨自敗選後所將舉行第一場黨內全國性大型會議,屆時是否將掀起改革路線、敗戰檢討,乃至於上演逼宮戲碼,瀰漫山雨欲來的詭譎氣氛。



 



 



江啟臣鞏固黨魁地位 請益大老勤走基層促團結



 



據了解,由於目前包括前新北市長朱立倫、新北市長侯友宜及藍營執政縣市首長們,在選後均按兵不動力挺江續留黨魁之位,黨內逼宮態勢僅呈現「下熱上冷」氛圍,未形成足以推翻黨中央的政治能量,暫時宣告江的領導危機解除;不過,面對下月全代會一關,江仍是謹慎以對,除了繼續親自出席地方舉辦的黨代表座談會溝通說明外,私底下也密集展開請益黨內大老之旅,盼在全代會前凝聚內部共識,營造藍營大團結氣勢。



 





國民黨年初起接連敗選,激發檢討聲浪,但朱立倫、侯友宜等黨內大咖仍力挺江啟臣續留黨魁。(資料照片/陳沛妤攝)


 



 



歷任主席823合體追思郝柏村 聚焦與江互動



 



例如,18日台北市黨部召開全代會暨重要黨務幹部座談會,江啟臣便偕同黨秘書長李乾龍等重要黨務主管參加,會中並發放調查問卷,臚列8項黨務改革及兩岸論述調整問題,包括是否贊成中常委選制改革、減少黨代表名額、提高黨費至500元及是否同意「沒有各表,就沒有九二共識」等。



 



此外,江啟臣也積極拜會黨內大老們請益或示好,據透露,像是江先前出席前國民黨副主席、前旺旺集團副董事長胡志強的退休感恩餐會時,席間,胡感嘆地提及自己要退出江湖了,江隨即接話打趣地說:「有我在你就不能退,因為我是「江」,你是「胡」(意指江湖)!」



 



本周日「823砲戰紀念日」當天,前副主席郝龍斌將為已逝的父親、前行政院長郝柏村舉辦追思紀念會,江魁也特地排開黨務行程,將親自到場參與,屆時也會與前總統馬英九、前副總統吳敦義、朱立倫及前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等歷任主席合體,屆時江與黨內大老們的同場互動,勢必將成為焦點。



 





國民黨歷任主席將在823砲戰紀念日舉行的郝柏村追思會合體。圖為第20屆第3次全國代表大會。(李景濤攝)


 



 



營造全代會挺江氣勢 凝聚團結共識為首務



 



對此,黨內人士透露,以目前黨內政治氛圍來看,全代會雖不至於會有逼宮案,但仍有黨代表們積極串聯,擬推翻黨中央提出的黨代表減額、黨費提高等改革方案,江啟臣此時啟動請益黨內大老之旅、親自參加地方座談會聆聽基層意見,不難想見其用意就是希望能在全代會前先疏通、安撫內部不滿情緒,營造全代會團結挺江的氣勢,屆時若黨內大老們也都應邀參加全代會,「大老們在台下坐鎮,黨代表反彈就不成氣候了!」



 



值得一提的是,事實上,在815高雄市長補選敗選當晚,江啟臣發表公開談話時即已定調,投票結果不代表選民對國民黨的「否定」,而是「鞭策」,國民黨要記得鞭策時的痛楚,才能更堅定改革的決心,「國民黨,沒有失敗了,就拒絕改革的空間,我們要堅持改革的路線!」



 



親江人士表示,目前對江啟臣來說,最重要的考量並非思考個人權位或黨主席保衛戰,而是努力設法如何能夠凝聚共識,讓多項黨務改革方案能在全代會上穩穩地過關,繼續推動黨的改革方向前進,因此,各種事前溝通工作,包括拜會黨內大老請益、參與地方座談會說明等,江都會親力親為地去作,希望能廣納各界改革意見及聲音,最終形成全黨的改革共識,展現國民黨願意改革、回應社會期待的決心。



 



【延伸樂讀】


●【內幕】黨內傳拱2024「侯盧配」 力保江啟臣還可「排朱防韓」


●李眉蓁兵敗高雄敲響「韓流喪鐘」 力保議會席次優勢成2022首務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