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拆彈!蔡英文宣布開放美豬牛市場准入 迎接台美談判

仇佩芬    2020年08月28日 14:00:00

蔡英文總統於28日下午舉行記者會,宣布開放美國豬、牛肉市場准入。據了解,蔡英文將向國人說明,評估各項科學標準、市場規範、前政府開放美國牛肉進口以來的情況,以及疫情時代的國際經濟形勢及台灣產業發展,政府將根據科學及健康標準考量,開放美國豬、牛肉進入我國市場。



 



總統府敞廳下午3點半的記者會,除蔡總統親上火線說明外,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與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等人,均會出席。



 





總統府敞廳下午3點半的記者會,除蔡總統親上火線說明外,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等人均會出席。(資料照片/李智為攝)


 



 



搬走台美關係大石 蔡第2任期正面迎戰美豬牛



 



據指出,此一重大宣布將為台美啟動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打開大門。高層透露,台美雙方均有意願就FTA展開討論,然而美國貿易總署(USTR)立場相當堅持,我方勢必先有所動作,USTR才會後續推進;衡諸疫情時代的國際經濟形勢及產業發展,蔡政府遂決定在第二任期正面解決美豬美牛問題,拆解台美關係中的關鍵障礙。



 



蔡英文與行政院長蘇貞昌在28日中午宴請民進黨立委,討論接下來重大國政議題,美豬美牛議題成為府院與黨籍立委的溝通重點議題。在獲得國會支持下,蔡英文隨後親自舉行記者會,宣布政府開放美豬美牛市場准入。



 



據透露,蔡英文將向國人說明,開放美豬、美牛係考量科學標準及國人健康;不但以國際標準、科學證據為主要依據,更將以協助產業、保護產業優先為原則。在我方做此重大宣布後,預期USTR將很快做出回應,台美FTA談判也將很快可以啟動。



 





蔡英文說,開放美豬牛將依據國際標準及科學證據,更將以協助產業、保護產業優先為原則。圖僅示意。(美國肉類出口協會提供)


 



 



美豬牛進口為FTA大阻力 馬政府​也曾因民意卡關



 



自多年前政府向美國做出開放承諾後,美國牛、豬肉進口問題一直成為台美推動FTA談判及關係大幅進展的主要阻力。前任的馬政府也曾在美方壓力下思考開放美豬美牛進口,但最終因民間抗議而未竟全功。



 



外交高層透露,台灣歷任政府都想推動台美FTA,但無論哪一個政黨執政,都不得不承認美豬、美牛就是最主要障礙;若這個障礙沒有解決,在其他問題上也很難有具體進展。



 



這名高層指出,雖然美豬、美牛在台美整體貿易額的比重並不算大,但對美國政府而言,這是台灣展現願意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意願和決心,也是台灣政府多年來一直尚未兌現的承諾。



 





美國牛、豬肉進口問題一直是台美推動FTA談判的阻力,馬政府時期也在美方壓力下考慮開放進口未果。(資料照片/鄭宇騏攝)


 



 



我藉市場准入展誠意 美方回應成觀察指標



 



而美國161位眾議員去年底呼籲啟動台美FTA談判,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Emmet Lighthizer)回函指出,須先解決現有的貿易障礙壁壘。而在今年6月,萊特海澤再次表示,解決美豬美牛進口限制,對加深美台貿易關係至關重要。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去年6月發出回函指出,台美FTA若要談判,須先解決現有貿易障礙壁壘。(湯森路透)


 



一名外交高層便指出,現任美國政府從國務院、國防部,甚至國安會及白宮都對台灣非常友好,但屬於專業技術部門的USTR仍是「鐵板一塊」。這名外交高層解釋,這並非指USTR對台灣不友善,而是儘管USTR也很願意與台灣討論雙邊貿易協定等議題,但「實質突破」仍是USTR的優先前提;而所謂的「實質突破」,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豬牛肉進口問題。



 



外交高層透露,過去一段時間,美國對外貿易談判的能量多被美中貿易談判所占據,如今美中關係惡化,而台美關係進入史上最佳的階段,推動FTA談判在時機和空間上都相對有利。



 



【熱門點閱】


「台灣就是台灣」 蔡英文推特連發4圖霸氣回擊網軍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