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總統換人】IDS兩項輸出許可還沒搞定 戰鬥、數位聲納系統未送國會審查

朱明    2020年11月19日 16:27:00

潛艦國造IDS原型艦的潛艦專用廠房日前已於高雄台船總廠落成,海軍將在24日舉行正式開工儀式,雖然所有建造潛艦儎台的生產設備均已抵台安裝測試完畢,但IDS的81主裝備還有2項尚未取得美國核定的輸出許可,據指出,這2項偏偏是IDS最重要的美商洛馬公司(Lockheed Martin)的戰鬥系統整合,以及雷神(Raytheon)的數位式聲納系統,雖然美方向海軍表達已完成審查準備送交國會;不過,這是在美國總統大選前的說法,是否會隨著美國總統即將換人,而發生無法預期的變數,海軍正密切關注中。



 



據指出,2018年11月14日國防部以「劍龍級潛艦戰系性能提升案」由中科院擔任主合約執行,但全案是由中科院委由技協廠商美國洛馬公司來進行各項系統更新與設備採購,全案規畫是在2024年履約完畢。同時間IDS開始進行合約設計案,其戰鬥系統就是參考了劍龍級潛艦的升級版,同時也納入更新的系統裝備與軟體系統,再依此向美方正式申請由美商洛馬公司進行IDS的戰系整合的輸出許可,由於IDS主裝備涉及多項的新型系統,例如與核子潛艦使用同級設備的水中通訊系統,雷神全新數位式聲納系統等美製設備系統,因此美方在審查新設備與系統整合的進度都比較慢



 



 



裝備商源還被中國「衝康」 設計案一波三折



 



至於IDS「拳頭」武器所需要的MK-48 Mod6 AT重型魚雷與相關設備,海軍早已編列預算採購,配置在2艘劍龍級潛艦與IDS;另外,劍龍級潛艦上的潛射型魚叉飛彈系統部分,據了解,早在2008年美方對台軍售潛射型魚叉飛彈系統時,是核定了8套,除2套用於劍龍級潛艦,以及1套備用替換外,其他5套是準備裝在IDS上,因已早就有輸出許可,也已交2套服役中,因此IDS不須再申請核淮潛射型魚叉飛彈系統,只要編列預算採購就可取得。



 





IDS關鍵武器如MK-48 Mod6 AT重型魚雷(圖)及相關設備,海軍早已編預算採購並配置。(取自雷神科技官網)


 



其他81項主裝備,雖已陸續從歐美取得,據指出,中國打壓IDS的動作陸續出現,例如潛艦上的潛望鏡,原是向歐洲採購,但受到中國強力干涉後,只能向美方採購;就因為預設中國打壓或廠商想趁機將價格提高,因此主裝備經評估相同裝備性能後,排出3家以上商源,若遇上問題未能解決,就馬上換廠商;其間曾有發生幾起換廠商,而細部設計的施工圖也要隨之更動,所以IDS設計案才無法提前完成。



 





據了解,美方2008年對台軍售潛射型魚叉飛彈系統(圖為艦射型魚叉飛彈)時,共核定8套,因此具備輸出許可,已有2套服役。(國防部提供)


 



 



內裝戰系技服走「商售」 易受政局拖進度



 



就因為潛艦國造IDS就如同當年研製IDF戰機一樣,完全要自行設計(包括船體丶推進系統丶靜音技術等)的相關技術,以及透過商購管道,直接與歐美各國廠商打交道採購所需設備與系統;因此在建造IDS儎台壓力殼船段部分,建造工具與設備,都以歐美廠商為主要來源,技協顧問群,則分別來自歐美、日、韓以及印度,可算是聯合國的組合。潛艦內主裝備與戰系還是集中在美國的洛馬、雷神、以及L3Harris三家大廠,戰系主系統是由洛馬負責,但內部各系統之間的訊號整合則是由L3Harris來執行,由於這些關鍵性系統裝備與技術服務,都是在美商與中科院簽約後,再由美商向美國政府申請核准的輸出許口,再依合約執行



 



據指出,就因為IDS內關鍵性系統裝備與技術服務都是走商售模式,比較容易受到政治環境改變而影響期程進度,這次隨著美國總統即將換人,IDS最重要的2項系統設備技術的輸出許可是否會因此而耽擱,海軍正密切關注中。



 



 



【延伸閱讀】


●【內幕】洛馬未理會制裁 「雷神」顧及中國市場在台公司只好瘦身


●【內幕】IDS戰鬥系統不納入中科院軟體、裝備 洛馬統包負責


●隨美對台軍售政策「變形」 一次搞懂台灣軍火商內部結構


●虛驚一場!中科院試射海弓三 一度讓MK41發射口「臭火焦」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