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黑潮嗆蔡】參戰秋鬥一時爽 「社運公敵」國民黨想洗白還早

陳彥宇    2020年11月22日 20:14:00

幾經波折,國民黨順利登上工運指標活動秋鬥,雖然稱不上與社運界、公民團體合作的「敲門磚」,至少是雙方破冰與累積互信的第一步。在野的國民黨屢屢強調要走出同溫層、連結社會力,這次寶貴經驗會不會深刻記取並有所反思,抑或只是沉浸於一時的掌聲中後又故態復萌,放手讓秋鬥成果變過眼雲煙,將是藍軍能否再起的重要關鍵。

 



秋鬥團體內部原先擔心這次活動沾染特定政治色彩,一度想拒絕政黨參加。因考量極大化反萊豬聲量,才決議建立遊行規範,包括不帶政黨旗幟、標語、文宣,政治人物不上台發言等守則,有條件放行國民黨參加,結果收穫頗豐。獲得政黨動員量能的加持,主辦單位宣稱活動突破5萬人參加,寫下秋鬥新猷。



 





秋鬥團體內部原先擔心這次活動沾染特定政治色彩,一度想拒絕政黨參加,最後有條件放行。(王侑聖攝)


 



 



催5萬黑潮破紀錄 持續結合民團才是王道



 



遊行不乏扶老攜幼家庭與少部分年輕面孔,有別於國民黨過往動員場氣質。群眾形成的黑潮,連綿不絕從府前凱道一路「流向」民進黨中央黨部,眾人齊聲怒轟「蔡英文、蘇貞昌下台」、高呼「拒吃毒豬」、「反雙標、反黨國」訴求,情緒激昂到數度搖晃拒馬、扔擲雞蛋,巧遇藍營政治人物還不吝嗇喊讚,綠營自豪的「有政府會做事」形象及「標示肉品產地」作為,看起來不再那麼堅固,毫無破口。



 



秋鬥陣仗之大就連國民黨高層都感到驚奇,頻頻直呼:「這人數超乎我們預想!」也使得主張放蘇揆上台,進行施政總質詢的文攻派藍委折服,徹底打消退守議場念頭,讓藍營杯葛補上一劑強心針。



 



有趣的是,國民黨入陣秋鬥,過程一度找錯人,誤以為遊行由發起「拒絕萊豬」連署的消基會舉辦,為此派員接洽,足見歷經長期執政的藍營,與公民團體有多不熟,和社會運動八竿子打不著。



 





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22日強調,行政院長蘇貞昌若不道歉,就不能上台報告。(王侑聖攝)




國民黨大咖皆參加秋鬥活動,前主席朱立倫上台致詞時痛批民進黨「欺騙民眾」。(王侑聖攝)


 



參加秋鬥更不代表國民黨已被公民團體接納,甚至秋鬥今講演過程,還提及藍營執政不是、開放萊牛進口同樣是錯誤。就如同活動展開前幾天,秋鬥主要團體之一的桃園市產業總工會調轉槍口,發表聲明要求國民黨「要公開自我檢討、痛改前非,在社會進步議題表態,而非藉機渾水摸魚,謀取政治利!」直接給予當頭棒喝。



 



 



參戰秋鬥≠洗白 頂多是起步「破冰」



 



也因此,國民黨應認清,參加秋鬥不等於洗白,更不是和公民團體合作的敲門磚,頂多是破冰開始。曾有公民團體代表私下形容,「國民黨和民進黨還差得遠。」過去綠營與民團談遊行陳抗或運動合作,從標語口號字字斟酌,乃至活動流程細節反覆推敲,堪比朝野協商,一輪不行就兩輪,兩輪不行就三輪,一來一往談好幾天是稀鬆平常。



 





國民黨擁長期執政包袱,應認清參加秋鬥不等於洗白,頂多是開始與民團接軌,連結社會力的第一步。(蔣銀珊攝)


 



反觀藍營與民團溝通,卻總是「YES or NO」,不只限時好像連談的次數都有限制,彷彿逾時不侯,呈現你們要參加就參加,不參加也沒差態度,讓民團只能搖頭苦嘆:「這樣要怎麼合作?」



 



歷經兩次大選,國民黨愈來愈坐穩最大在野黨寶座,黨內雖有強化社會力的自覺,但如何實踐、能不能甩開舊習,值得關注。除此之外,更要習慣有錢不是大爺,就算出錢出力仍把鋒頭歸給民團的配角模式;再加上,真正用心傾聽民意,進一步付諸行動,有效吸取這次秋鬥經驗而非曇花一現,且持續嘗試和民團交流溝通,如此才有翻轉可能。



 




【5萬黑潮嗆蔡】



●2大在野黨「插花」激出人氣 秋鬥炮火卻不敵窩裡反



●【秋鬥前哨戰】環團「吹促」蘇貞昌減煤! 轟環保署長是環評黑箱元凶



●國民黨大老輪番嗆 馬英九轟蔡政府「一黨專政一人獨裁」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