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全島火力防禦網 國軍外採+自製建構「攻守一體」

朱明    2021年01月14日 16:30:00

面對中國對台軍事壓力不斷增溫,國防部自2021年啟動戟鋒中程地對地飛彈,以及雄隼長程巡弋飛彈的兩項戰略性武器研製案,並加速天弓三防空飛彈與雄二E增程型巡弋飛彈等量產案,加上向美採購M142「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與岸置魚叉反艦飛彈系統等精準彈藥,建構國軍對解放軍反制上的「攻守一體」飛彈火力防禦網。



 



國軍各類新式裝備籌獲都是根據威脅的改變,適度的調整防衛構想進行兵力投資,大力發展精準飛彈的火力,一直是國軍持續執行不對稱戰力的建軍目標,才使台灣與以色列是世界飛彈密度最高的兩個地區,這個建軍規劃目標,也隨著解放軍跨區兵力威脅的改變,將源頭打擊的涵蓋範圍從過去的500公里,提升到1000公里內的軍事基地與目標。



 



 



防空戰力武器》



自製弓三+美購愛國三 野戰陸射劍二+刺針飛彈



 



據指出,在防空部分,國軍陸基型防空飛彈的主力除了自製天弓三型飛彈外,與向美採購的愛國三型飛彈系統構成全島反飛彈防禦網主力,在陸軍的野戰防空上則以陸射劍二飛彈系統為主體,配合刺針飛彈系統,未來個人攜行式刺針飛彈將在低空防衛上的利器。



 







國軍在防空上,陸軍野戰以陸射劍二飛彈系統為主體外,個人攜行式刺針飛彈(下圖)也將成為低空防衛上重要利器。上圖為陸射型天劍二防空飛彈發射車。(朱明攝、取自美國海軍陸戰隊網站)


 



在海上軍艦防空上,除原有的美製的標準一、二型防空飛彈外,已經進行作戰測評的中科院研製的海弓三型與海劍二型兩款防空飛彈,未來將成為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等各式軍艦的防空主力。



 





中科院研製的海弓三型與海劍二型(如圖)兩款防空飛彈,未來成為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等各式軍艦防空主力。(資料照片/朱明攝)


 



 



打擊解放軍來犯 千枚各型反艦飛彈+海馬斯等系統反制



 



在反艦飛彈部分,除了中科院自製的雄二與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這兩款反艦飛彈都分別有艦射與陸射型,目前增程計劃都已完成,加上國軍現有3型魚叉飛彈,即海軍「潛射型」UGM-84L、海軍「艦射型」RGM-84L、空軍「空射型」AGM-84L的數量,加總約在300至320枚之間,再加上可望售台135枚AGM-84H/SLAM-ER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以及400枚RGM-84L-4 Block II岸置魚叉飛彈,合計就約達850枚,再加現役的國產雄風二丶三型飛彈服役數量約為300枚,擁有各型反艦飛彈的數量達到1200枚,因此無論是海上來犯各式目標,或是在大陸東南沿岸港口、機場與兵力集結區,都可作有效的打擊。



 



再加上空軍IDF戰機的「萬劍彈」以及陸軍採購射程達300公里的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M142海馬斯(HIMARS)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配合4架MQ-9B「海上衛士」(Sea Guardian)無人機,24小時不間斷的情監偵能力,可進行打擊反制中國大陸沿海第一線軍用基地和防空雷達,並狙擊試圖行經台灣南、北兩端,進入東部海域的解放軍艦隊。



 







陸軍採購M142海馬斯(HIMARS,上圖)及MQ-9B「海上衛士」(Sea Guardian,下圖)無人機等防空系統,未來透過24小時不間斷情監偵能力以遏止解放軍艦隊進入東部海域及行經台灣南、北兩端。(取自Lockheed Martin官網、湯森路透)


 



至於500公里到1000公里內的軍事目標,除了運用衛星偵監能力,現己服役部署的雄二E巡弋飛彈的打擊範圍仍有不足,但剛量產的雄二E增程型巡弋飛彈則是完全涵蓋,未來戟鋒中程地對地飛彈以及雄隼長程巡弋飛彈通過作戰測評量產,將可有效擔任「攻守一體」的源頭打擊能力。



 



【延伸閱讀】


●【反攻大陸打北京】中科院研製「雄隼」長程巡弋飛彈 射程將達2千公里


●台灣首款打擊中國戰略性武器 2年內研製射程逾1千公里「戟鋒」中程地對地飛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