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船成立子公司「台船動力科技」 啟動IDS後續潛艦專用鋰電池研製案

朱明    2021年06月22日 21:43:00

潛艦國造IDS原型艦已進入實質的建造階段,而後續艦關鍵技術研發也開始進行,根據台船在今年3月15日成立的「台船動力科技」子公司,並在6月7日進行公司股權變更,與長期研發安全鋰電池的「有量科技」合組成為研發團隊,雖台船人士表示,這個子公司確實是為潛艦國造的儲能專用鋰電池要進行開發;至於是否是完全採用有量科技的鋰電池技術,或是還要引進其他技術,則以「不清楚」來回應。



 



 



潛艦動力採「自製鋰電池」 邵維揚稱:靜音優於AIP



 



海軍造船發展中心主任邵維揚去年11月初接受媒體採訪,說明「國內廠商所研發的高效能電池所輸出動力的靜音程度還優於AIP。因此未來後續潛艦即可不安裝AIP系統」。目前原型潛艦都依照我國防衛需求而設計,雖然並沒有安裝備受矚目的絕氣推進系統(AIP),但由國內廠商所研發的高效能電池所輸出的動力系統,其靜音能力更好,未來後續潛艦不安裝 AIP 也沒有問題。換言之,高效能電池就是「鋰電池」。



 







海軍造船發展中心主任邵維揚(上圖右)去年11月初接受媒體採訪,指出國內廠商所研發的高效能電池所輸出動力的靜音程度還優於AIP(下圖)。(海軍提供、影片取自Naval Group You Tube)


 



在潛艦國造政策中,與潛艦動力有關的鋰電池由國人自行研發,是經海軍共提出7項方案,由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選出方案後,經過國防科技產業發展審議會,再報給行政院科技會報來確定,由台船與國內民間公司組研發團隊進行,IDS後續艦上將採用國內自製的軍規鋰電池。



 





 



 



台船增資成立「台船動力科技」 有量科技注入鋰電池技術



 



據指出,台船經董事會同意專責儲能鋰電池而成立「台船動力科技」子公司,因該公司屬閉鎖性,在經濟部審核中只特別提醒台船注意在募資中,不能有中資的成分。雖然台船與有量科技是在今年1月初完成投資股東協議簽署,但因3月15日通過成立「台船動力科技」子公司時,因台船尚未通過增資案,該公司資本額7500萬元中,董事長鄭文隆只佔50萬股,而其他股份先由侒得國際220萬股與安能創意的100萬股先來成立。在台船增資案通過後,台船動力科技的股權就進行重新分配,在資本額7500萬元結構上,代表台船的鄭文隆與企劃經理余茂華共230萬股,而代表技術的「有量科技」也有200萬股,與新華荷國際公司密切的「侒得國際」佔220萬股,以及原有的安能創意的100萬股。



 





台船經董事會同意專責儲能鋰電池而成立「台船動力科技」,台船增資案通過後,資本額7500萬元中,代表台船鄭文隆與企劃經理余茂華共230萬股,代表技術「有量科技」也有200萬股。(取自經濟部商業司官網)


 



據了解,IDS原型艦在使用的電池,基於安全與建造的期程考量,採用傳統的鉛酸電池,而後續艦的曾有考慮絕氣推進系統(AIP),但國內有研發高效能電池技術,並與研發氫燃料電池比較後,決定往高效能鋰電池的方向;不過,當初在IDS設計標案中有國產鉛酸電池試製案,經公開招標後由台中某公司得標試製,因海軍政策改為鋰電池後整個試製案無疾而終。



 



這次台船找成立於2000年的「有量科技」作為研發潛艦用軍規鋰電池團隊,主要是該公司推出高功率錳酸鋰動力電池、長壽命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以及工研院STOBA專利的高能量高安全三元素鋰動力電池及大功率PHEV模組電池。尤其是「STOBA」技術材料,其可以避免因過度充電、不當的加熱造成溫度異常升高時,自行形成一道薄膜阻隔不正常高溫和熔解。



 



 



鋰電池國內首創 透過「慧龍專案」水下安全驗證



 



據了解,因研發潛艦用的軍規「鋰電池」是國內首創,將鋰電池模組在潛艦密閉艙間的壓力、溫度、溼度、鹽分和意外的衝擊、撞擊所造成的變化,能否符合安全條件的要求的驗證,未來將透過中科院「慧龍專案」的水下無人載具測試平台,在水深150公尺的海水中進行各項測測試驗證,符合潛艦的高度需求。



 







國內首創潛艦用的軍規「鋰電池」,未來將透過中科院「慧龍專案」水下無人載具測試平台,在水深150公尺的海水中進行各項安全驗證。圖為Echo Seeker無人水下航行器。(取自波音公司YouTube)


 



另外,台船動力科技公司的股東結構中,侒得國際公司負責人是在2019年初變更為林黎真,林黎真同時也是與台船關係密切的新華荷國際公司的現任負責人,該公司正是代表來台協助建造IDS艦體的國外技術工程師們,與台船簽訂工作合約的仲介公司。



 





台船動力科技公司股東侒得國際公司(左),2019年初變更為林黎真,林黎真也是與台船關係密切的新華荷國際公司(右)現任負責人。(取自經濟部商業司官網)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