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效應讓德國麗絲玲變更好喝!路徑葡萄酒新推出 Dr.Thanisch 醫生莊園系列

洪卉琳    2022年03月17日 14:00:00

溫室效應讓地球暖化,節節攀升的溫度使得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就連海鮮等物產也都受到了極大影響,但是德國最具代表性的葡萄品種麗絲玲(Riesling)所釀製的白酒,卻因為溫室效應而變得更加好喝?



 





醫生莊園的名稱來源自一世紀前,一位貴族以葡萄酒治癒得了重病的宗教故事,目前首席釀酒師 Max 管理約 16 公頃的特級葡萄園。(取自 Dr.Thanisch 官方網站)


 



對於麗絲玲的印象,一般人大多會立刻聯想到很酸、汽油味明顯這兩大特色,但專業葡萄酒進口商路徑葡萄酒負責人管祥喻 Sam 談到,雖然麗絲玲在德國同樣有分級制度,就連甜度也有干型、半甜型、微甜等差異,但近十年來因為溫室效應的關係,原先種植於德國較冷氣候的麗絲玲也產生變化。



 



從以前有著過度高亢的酸度,慢慢多了圓潤甜度的修飾,使得整體品質更為纖細而豐富,而他也特別提及「殘糖度越高,硝石的味道也會跟著酒精濃度降低而越不明顯」,而這裡他所說的硝石味道正是多數人提及的汽油味。



 





 





路徑葡萄酒負責人管祥喻 Sam 預測,接下來將會掀起一波麗絲玲熱潮。(洪卉琳攝)


 



隨著溫室效應的影響,麗絲玲在保有原品種酸度特色與甜度增加的相輔相成下,有著更為豐富的變化與選擇,這樣的變化恰巧符合飲食多元化的台灣人。管山姆說「德國酒在台灣市場已經沈寂一段時段,現在的麗絲玲很符合台灣人喜好,因此重新找到了泰斯尼醫生莊園(Dr.Thanisch)這個莊園,試圖讓台灣人重新感受麗絲玲的美好。」



 





 





路徑葡萄酒為葡萄酒專業販售通路,因此每款麗絲玲皆有詳細的清澈度、甜度、酸度、酒體、風味特色等說明,即便不了解也能找到自己喜愛的風格。(取自 Dr.Thanisch 官方網站)


 



泰斯尼醫生莊園(Dr.Thanisch)為全德國第一大釀酒集團,由於旗下擁有 200 多個葡萄酒農,因此為了在控管品質,設立了「藍色聯盟」來規範土壤、種植、採收等各種標準,在年年可生產 2 億瓶葡萄酒的高產量下,仍然保有高品質。這一次,路徑葡萄酒帶來了多款麗絲玲葡萄酒,顛覆了麗絲玲只有很酸、很有汽油味的刻板印象。



 



專業消費者多以 Kabinett、Spätlese、Auslese 的分級制度作為挑選依據,但一般人最簡易能初步判斷喜好的選擇重點為殘餘糖份的多寡,殘糖度僅 7.1 g/l 的『天堂特級園 麗絲玲白葡萄酒 干型 2018』,不採用人工酵母進行發酵,有著香檸氣息,並伴隨著白桃、荔枝的氣味,雖然殘糖不高,但酸度的轉化溫和,推薦給平時不常品飲葡萄酒的消費者。



 



顛覆麗絲玲印象的『特級麗絲玲氣泡酒 2018』有著強烈架構為特色,以傳統香檳製程釀造,並在二次發酵時不加入糖,加上跟著酵母至少陳釀兩年的作法,使酒體在入口時能感受到香甜,尾韻飄出有如麥香氣息且略帶苦韻,是款殘糖 9.7 g/l 的干型酒款。



 





 





『特級麗絲玲氣泡酒 2018』來自伯恩卡斯村產區,適合作為餐前開胃酒享用。售價 2,080 元(路徑葡萄酒提供)


 



如果喜愛帶有明顯甜度,殘餘糖份在 80g/l 以上的『醫生特級園 麗絲玲珍藏 白葡萄酒 2018』,有著金桔夾雜著松露等細膩草本香,而『哥本特級園 麗絲玲晚摘白葡萄酒 2019』則有香瓜、杏桃與礦物的分明層次,另款價格較高的『醫生特級園 麗絲玲晚摘白葡萄酒 2016』,以飽滿楊桃、黃李等飽滿多汁的香橙為香氣主體,此三款皆有著入口便能直接感受到在酸度支撐下,展現桃李類香氣的豐富甜度。



 





 





『醫生特級園 麗絲玲珍藏 白葡萄酒 2018』、『哥本特級園 麗絲玲晚摘白葡萄酒 2019』與『醫生特級園 麗絲玲晚摘白葡萄酒 2016』,價格分別為1,850元、1,400元、2,750元。(路徑葡萄酒提供)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