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報人物】「一人社會局長」蘇紋雯 開書店接住窮途男女(上)

陳德愉    2020年05月08日 09:22:00

冤案死囚鄭性澤出獄後,第一個落腳的地方是台中的魚麗書店。那時,他剛剛結束14年的囚禁、面臨死刑的恐怖體驗……,然後,來到魚麗,成為書店的員工。




 



「暴力倖存者要重拾生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魚麗的老闆蘇紋雯告訴我「阿澤小事」。



 



「那是在過年前出年菜,餐廳最忙的時候,阿澤卻突然不見人影,幾個小時後,阿澤回到餐廳,看到我在廚房拔鴨毛,(想必現場工作人員都是一臉鐵青),我還沒開口,阿澤突然走進廚房,把鴨子扔在工作台上,濺了我一身血水……。」



 



每次蘇紋雯氣到滿頭冒煙,阿澤又拉住她的手,對蘇紋雯說,「妳是一個仙女。」



 







鄭性澤出獄後,首先落腳於台中魚麗書店,一來下廚幫忙料理年菜。(陳沛妤攝)


 



鄭性澤並不是魚麗收的第一個個案,也不是最後一個,「這個壞小孩。」蘇紋雯苦笑。



 



這間小店,深藏在台中舊市區的巷弄裡,一半是家常菜餐廳,另一半則擺著書,新舊書並陳,文學、社會議題、食譜、食記共處。正面大牆漆著豔麗的粉紅色,畫著女孩與七彩繽紛的大魚,矮矮的桌椅拼成共餐的桌席,像孩子們可以吃飯可以上課的地方。這裡是書店、餐廳,也是一個性暴力、司法冤錯救援的工作站。



 



 



真・庇護所 款待那些受挫的生命



 



許多來自四面八方,受過委屈、被虧待了的生命,來到魚麗找蘇紋雯;他們有時會溫柔地蹭蹭她,有時用尖刺和牙齒刺她。



 



「他們會對我發洩、咆哮,會去試探我——我們非親非故,為什麼妳要幫助我們?」蘇紋雯說。



 



在紀錄片「書店的影像詩」裡,對魚麗書店的描述是——一間「雪中送炭」的書店。



 





 



我在電話裡和蘇紋雯討論要去訪問她的事情,她很老實地告訴我,「現在受肺炎疫情影響,魚麗生意差很多,我前兩、三年幾乎所有力量都放在社會工作上,這是我第一次覺得要把全部心力轉回魚麗的經營。」「我現在很努力地做外賣啊,很多人不敢出來吃飯,就會跟我們訂餐。」



 



 



「有人需要我幫」 疫情衝擊也要撐店



 



我問蘇紋雯,既然生意慘澹,有沒有考慮先收起門市生意,專心做外賣呢?



 



她搖搖頭說,「不行啊!很多人是來找我談話的,他們是有需要的人,來找我幫忙的。」



 



蘇紋雯個子嬌小,留著一頭蓬鬆的長捲髮,穿著寬鬆的桃紅棉布長裙,每移動一步,就在空氣裡留下個潮濕的浪漫痕跡,像是要去四處流浪的女人,14年來卻牢牢地釘在這間小店裡。



 





把助人當志業的蘇紋雯,在這波嚴峻的疫情下,也不得不擔心起魚麗的營運。(陳沛妤攝)


 



魚麗的書架上,放著一面相框,裡面是蘇紋雯親手寫下的魚麗理念:「一人社會局」——「有社會目的的營利事業,書香與菜香的複合經營,以家傳菜的家滋味著稱,並以『一人社會局』自主構築社區支持節點,長期深度陪伴家庭暴力、性暴力、非預期懷孕當事人。」



 



每一種生意,都是在回應消費者的某一種需求,可是,「獨立書店」是一種特別的生意,它呼喚的不只是對知識的慾望,還是讀者的情感互動需求,這需要同時存在在書店主人,與讀者的身上。



 



蘇紋雯告訴我她的故事。



 



如果不是意外懷孕,「我是一個非常平凡的女孩。」她說。



 





魚麗書店定位是有社會目的的營利事業,藉由書香與菜香的複合經營,自主構築社區支持節點。(陳沛妤攝)


 



蘇紋雯從小在嘉義長大,父親在中油工作,「是一個普通的藍領家庭。」



 



母親雖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但是竭力地培養子女,「努力地想要讓我們念大學。」她說。



 



 



未婚產子「被社會邊緣」 她不再旁觀



 



高中畢業後,蘇紋雯上台北念大學、工作,在解嚴後奔騰的90年代,各種社會運動百花齊放,但,「我就是個旁觀者。」她睜大眼睛看著我,野百合學運時去中正紀念堂走走,不過,真的就「只是在旁邊走走,算不上參與。」她說。



 



「可能就是同學上課時說起學運的種種,我在旁邊聽。」



 



大學畢業後,她在台北工作,500大企業、NGO、哥哥朋友開的診所,在台北讀書、工作、交友、閒暇時做些台北女孩的娛樂,逛街、看電影、參加活動……,「就是一個平凡的女生。」蘇紋雯說。



 



30歲那一年,平凡女孩意外懷孕了。雖然男友和雙方家庭還沒有結婚的共識,可是,蘇紋雯無論如何下不了墮胎的決心,於是,在一片反對聲浪,沒有親人陪伴的情況下,蘇紋雯自己獨自把孩子小螃蟹生下來。



 



她告訴我,那是她人生的轉捩點。



 





書店內也會販售許多在地手作生活雜貨。(陳沛妤攝)


 



在龐大的壓力下,「我只胖了6公斤,生完小孩,就恢復原來的體重了。」



 



一直遵循著社會規範長大的蘇紋雯,第一次嘗到「不遵守社會規範」,被社會懲罰的滋味。作為一個未婚媽媽,她要面對社會的各種質疑,「生產的時候、幫孩子開戶的時候、打預防針的時候……。」對於這對夫不詳父不詳的母子,陌生人提出的各種問題,讓蘇紋雯倍感傷害,「第一次知道,什麼是社會邊緣。」



 



雖然2年多後,蘇紋雯仍與小螃蟹的爸爸走入禮堂,但是這經驗卻改變了她的整個人生。



 



 



餐廳像自家 「粉紅泡泡」療癒落難者



 



「魚麗」是詩經的最末篇,講的是一場太平盛世裡的宴席——「維其嘉矣!物其旨矣!」——食物豐盛實在妙,質量又是非常好。



 



我環顧四周,這裡實在很有家庭氣氛——院子階梯上來是一個挑高的小客廳,陳設著各式手作醬料乾貨米糧,穿著粉紅長圍裙的工作人員在廚房前面忙來忙去,非常豔麗帶點螢光感的粉紅,像是一個久久不醒的少女的夢。



 







挑高的小客廳,陳設著各式手做醬料乾貨米糧。(陳沛妤攝)


 



 



這夢幻圍裙的設計者桂蘭(化名)阿姨,是另一位走過艱難人生路,跌跌撞撞地走進魚麗來的女人。



 



「一開始,是桂蘭阿姨的兒子來向我們求助。」蘇紋雯回憶。



 



 



 







冤案死囚鄭性澤出獄後,第一個落腳的地方是台中的魚麗書店,擔任書店員工。(陳沛妤攝)


 



這個男人來到魚麗,獨自坐在餐廳裡,我問蘇紋雯,怎麼知道他是來求助的?蘇紋雯睜大眼看著我,「一看就知道,是來找我談話的啊!」



 



男人告訴蘇紋雯,自己的家族故事:童年父親生意失敗,母親成為票據犯隱姓埋名四處逃亡,每當親友問起母親下落時,父親總是告訴他們,母親「跟人跑」了;缺乏母親的關愛,對母親離家的不諒解,讓他們兄弟一直與母親之間有隔閡。後來,父親、哥哥先後過世,母親回家,但他們母子仍無法好好相處,母親與他心中都有太多無法克服的怨懟。



 



 



遭兒唾棄的「壞女人」 在魚麗重拾少女心



 



這個家庭,從此進入蘇紋雯的生命中。有一天,男人口中那個「拋家棄子」的母親來到蘇紋雯的面前。



 





蘇紋雯從小遵循社會規範長大,未婚生子後,首次受到「不守社會規範」的眼光看待。(陳沛妤攝)


 



「桂蘭阿姨是個很美的女人。」蘇紋雯告訴我。



 



這麼美的女人,卻是水人無水命,「人口買賣販運、家暴、負債逃亡……,她都收集全了。」她不停地逃債,也不停地換名字、換工作,還要承受來自丈夫的暴力對待,親友們都說她是個拋夫棄子的壞女人,2個兒子也都形同陌路。



 



桂蘭阿姨的命真是比黃連還要苦,可是,她卻為魚麗製作了最夢幻的少女心制服,「桂蘭阿姨現在比較好了,」蘇紋雯告訴我,「我就問她,願不願意幫我們做圍裙呢。」



 



接續下集



 





被孩子怨拋家的桂蘭阿姨,有著自己的苦衷,如今為魚麗製作粉紅制服,少女心大噴發。(陳沛妤攝)


 



【上報人物看更多】


●​官司在走正義要有 一場「跨海大鬥法」讓蘇紋雯爆氣(下)


●憂鬱狂想從不知足! 作家H見過「比慘的」精神病院浮世繪(上)


●「私奔」來台煲愛… 一條龍天后張雅琍轉戰舌尖商機(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