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書商蘇紋雯】官司在走正義要有 一場「跨海大鬥法」讓她爆氣(下)

陳德愉    2020年05月08日 09:22:00

從一家獨立書店、家常菜小餐廳,變成受傷人的庇護所,蘇紋雯和她的伙伴們也是摸著石頭走過來的。她告訴我,一開始,自己也不知道要怎麼做,是一件件迎上來的案子,教會她成為「一人社會局」。



 



其中一個關鍵案例,是一個來自歐洲的媽媽,「魚麗書店過去都只是收案,然後轉介到相關單位,這是魚麗第一件沒有轉介出去的個案。」蘇紋雯說。



 



 



邱顯智揪她司法救援 幫無助媽媽爭監護



 



那時候,蘇紋雯已經在台中舊市區巷仔內開了這家店,她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認識了還在德國念書的博士生邱顯智,後來,邱顯智回到台灣開始執業、參與司法救援,「噗友」蘇紋雯也被拉進來成為工作伙伴。



 



有一天,蘇紋雯參加某件救援案件的律師團會議,「難有貢獻準備告退時,邱顯智叫住了我,他說,這個案子,我一定能幫上忙。」她回憶。



 



女人遠從歐洲來台灣打監護權官司,手裡捏著傳票,在地方法院門口徘徊,騎樓下有個中年婦人在掃地,舉目無親的女人竟開口問婦人「有沒有適合的律師?」。就這樣,女人被帶到年輕律師邱顯智的事務所,打掃婦的理由竟是「邱顯智也剛從歐洲回來」。



 





蘇紋雯受到「網友」邱顯智邀請,參加司法救援案件的律師團會議。(陳沛妤攝)


 



女人是華僑,與台灣籍丈夫在歐洲認識、結婚、生子,然後丈夫回到台灣工作,成為遠距離婚姻,不久,丈夫說,讓孩子們到台灣給阿公阿嬤看看吧,女人把2個兒子送到台灣來度假,自己回歐洲工作。接著,她越來越難與孩子們聯絡上,直到女人發現自己已經找不到孩子了,才驚覺這可能是丈夫的計畫,不過,為時已晚,丈夫在台灣正式提出離婚及監護權的訴訟。



 



女人是華裔,從不曾在台灣生活過,對這裡人生地不熟,匆匆跑到台灣來找孩子。蘇紋雯回憶,「她來台灣,就住在我這兒,每天早上,我看到她出門找孩子,去她認為任何一個可能看到孩子的地方,不斷撲空,一身狼狽地回來……。」



 



 



婦出庭遭親骨肉埋怨 判「僅能探視」心碎



 



遠距離打官司,時間、金錢耗費巨大,努力了幾年,女人終於和孩子見到面了,卻是另一個挑戰的開始。「孩子們幾年來都依靠著父親生活,他們不能理解母親為什麼突然消失,然後他們必須去適應一個新的生活環境。」蘇紋雯說。



 



孩子們在兩方的拉鋸下,持續在法庭上做出不利媽媽的證詞,女人痛心卻又無可奈何。



 



最後,在蘇紋雯居中協調下,男方終於願意簽下協議,在監護權完全歸屬於男方的情況下,讓女方固定探視從幾個小時到孩子可以過夜。可是,在最後要簽下協議的時刻,女人拒絕了。



 





蘇紋雯透露曾打過一場關鍵官司,華僑女人與台籍丈夫在歐洲結婚生子,但丈夫回台灣後卻刻意「斷絕」妻子關係。(陳沛妤攝)


 



「她說,這太不正義了!」蘇紋雯說,女人千辛萬苦,花了無數金錢、時間跨國打官司,這個結果讓她憤怒不已。



 



雖然這場協調不成功,卻對魚麗和蘇紋雯影響重大,「我們第一次主導一個案件,把各種法律、醫療、兒童保護……,等等資源帶進來。」



 



 



日子在過正義要有 專收「沒指望」案子



 



從此來到魚麗的案子就定型了,「那種很困難的,已經沒有什麼途徑可以贏的案子。」蘇紋雯坦白地說。



 



冤獄死囚、孩子已經被藏起來的監護權官司、丈夫過世的被家暴婦女……,正義已經難以追回,自己的人生卻還是要繼續下去的人們。



 



每天過著「沒辦法,還是要想辦法」的日子,魚麗14年了,我問蘇紋雯獲得了什麼?



 



她告訴我關於桂蘭阿姨。



 



桂蘭阿姨一生的苦,跟她是個女人有很大的關係,蘇紋雯有一天忍不住問阿姨,下輩子還要當女人嗎?



 



沒想到,阿姨肯定地回答,「要!」



 



「阿姨說,因為女人可以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蘇紋雯說,「而且,女人才能當媽媽,她很喜歡當媽媽。」



 





蘇紋雯坦言,魚麗幾乎都接下那種很困難的,沒什麼途徑打贏的案子。(陳沛妤攝)


 



 



一生沒有享受到家庭生活,被強迫與孩子們分開的桂蘭阿姨,最後,竟對自己身為人母充滿感恩之情,她的破碎人生因新生命而完整。千辛萬苦,桂蘭阿姨還是愛著這個世界的,我看到她的女人心,具體地展現在魚麗每個工作人員穿的粉紅圍裙上。



 



「補綴別人圓滿自己」 用微笑守護更多故事



 



下午時分,是魚麗忙著做外賣的時候,蘇紋雯快手包餛飩,小伙伴們跑進跑出地出貨,這裡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社會局」。



 



「我不是想做社會工作,而去做社會工作的,我是遇到這些人,發現自己有可以做的事情,然後做了。」蘇紋雯盯著裝滿鮮肉的大磁碗,右手夾起筷子挑出一團肉,左手餛飩皮一捏,變出一朵花來。



十四年來,蘇紋雯補綴生命的破洞,補了別人,也補了自己。」



 



「這些工作,圓滿了我的人生。」蘇紋雯抬頭看著我,臉上露出一個微笑,然後低頭包餛飩,繼續釘在這裡,等待著那些即將來談話的人。



回顧上篇



 





 



【上報人物看更多】


「一人社會局長」蘇紋雯 開書店接住窮途男女(上)


●憂鬱狂想從不知足! 作家H見過「比慘的」精神病院浮世繪(上)


●「私奔」來台煲愛… 一條龍天后張雅琍轉戰舌尖商機(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