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報人物康惠茹】當了禮儀師更怕死! 「除了死亡,其他只是擦傷」(下)

陳德愉    2020年10月31日 07:00:00

常人只能過一輩子,康惠茹卻是天天都過著別人的一輩子,見過無數人的一生榮辱哀樂。



 



做這樣的工作,會心情低落嗎?我問。



 



康惠茹搖搖頭,其實,靈堂是最能感受到「人間溫暖」的地方。



 



「無論過去如何,但是在靈堂,大家都會講往生者的好話。」



 



「總是跟他/她好的人才來看他/她吧,跟他不好就不會來看他了。」



 



 



兒孫靈前玩牌拼回憶 「笑別」阿嬤怕被罵



 



她說,有個阿嬤很喜歡玩一種特別的「12生肖牌」,孫子孫女們特別在守靈那一天,大家聚集在靈堂玩牌,他們發出嘻笑聲,擔心地問惠茹,這樣是否褻瀆了阿嬤?



 



惠茹說,當然不會啊,阿嬤喜歡看你們這樣,和和樂樂、開開心心。他們玩了一夜,然後把牌燒給阿嬤。



 



阿嬤是很老很老過世的,兒孫們都有了心理準備,但是,許多渡河的人是匆匆忙忙地,沒有道別就走了,「家人毫無準備,最是悲傷。」康惠茹說。



 





許多人覺得靈堂給人哀傷的氛圍,在康惠茹看來卻是最溫暖的地方。(康惠茹提供)


 



有個醫生半夜腦出血,太太緊急將他送去工作的醫院,在加護病房躺了1個月還是走了,原本是家庭主婦的太太,帶著2個稚齡的孩子獨自辦喪事。康惠茹說,整個過程中,她跟太太講的每一句話,太太都聽不到,巨大的悲傷和生活巨變讓她空了,連哭都哭不出來。



 



有些人是自己要先走的。



 



有一次,康惠茹去一戶人家接體,到了才知道是個年輕的妹妹,她把自己的臉用膠布固定在臉盆上,就這樣在家裡溺死了。



 



家人說,妹妹已經尋死許多次,每次都被家人及時發現救回來,家人也把所有危險的可能的東西都收光了,但是妹妹還是堅持要走。



 



妹妹的死讓親人都非常悲傷,許多人不諒解妹妹;可是,康惠茹對我說:「我們不是她,我們不知道她到底受到多大的痛苦。」



 



 



白髮送黑髮須「責杖」 為人父母誰忍心



 



在傳統的習俗裡,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不孝的,棺木離開時,父母要舉起柺杖敲一下棺木,叫做「責杖」,意思是責備不孝子。



 



「但是,很多的爸媽都捨不得。」



 



她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同事意外墜樓,公祭時同事的父親抱著悲痛送孩子離開,他含著眼淚對兒子說的最後一句話是:



 



「孩子,沒事了,都過去了。」



 



如果人的心可以挖出來看看真正的愛,不過如此。而擺渡人康惠茹每一天都見到,人心真的是肉做的。



 



 



未婚無子「最放不下爸媽」 除夕必回家



 



康惠茹沒有結婚,也沒有小孩,她說,如果有一天自己走了,最放不下的是自己的爸媽。



 



「我都和同事說,如果我走了,一定會跟你們收奠儀,你們得幫忙我養康爸康媽。」



 



「我每一次回(爸媽)家,就會在家裡待很久。」



 



她說,有位禮儀師學長的爸爸年紀很大,有一年除夕輪到他值班,結果他的爸爸竟然在那個除夕夜走了。這件事情讓她憂慮萬分,從此,「如果除夕夜輪到我值班,我就會高價把我的班賣掉,因為我擔心不能與父母一起過年。」



 





康惠茹重視與父母相處的每一刻,每到重要節日一定珍惜相伴。(康惠茹提供)


 



看盡父母與孩子的別離,康惠茹睜大眼睛看著我,那平靜的眼睛第一次流露出驚慌,「我很害怕,有一天父母不在我身邊,光用想像就覺得痛苦。」



 



 



他拒辦告別式 「我還沒準備失去她」



 



「死亡是無法習慣的,永遠不會有準備好的那一天,無論準備了多久,到那時候,傷心都不會減少,我因為常想到,所以會更害怕。」



 



有一位先生,太太過世後,與康惠茹諮商了超過1個月,始終沒有幫太太辦告別式;某一次諮商裡,講著講著,先生突然沉默下來,然後,他抬頭對康惠茹說,許多人都一直問他,何時要辦告別式?



 



「他說,但是,他還沒有準備好失去她。



 



我問康惠茹,身為禮儀師看過這樣多的死亡與離別,有什麼事情是自己還過不去的嗎?



 



「我怕看傷口。」



 



我吃驚地看著她,大體都看這麼多了,還怕看小小傷口嗎?



 



她搖搖頭,告訴我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



 



洗殮師清洗整理大體時,惠茹會全程在旁邊觀看。有位往生者過世前捐獻器官,於是胸口便留下一個很大的傷口,醫院很用心地將傷口縫合。洗殮師整理到傷口時,看到皮膚上毫無縫線痕跡,為了確定醫院有縫合,她伸手將傷口撥開察看,康惠茹原本也湊著頭在旁邊,突然感覺到胸口一陣疼痛,連忙往後一縮。



 



「不是大體受傷的模樣可怕,是我可以感覺到,躺在那裡的人身上的痛……。」她小聲地說。



 



 



「人生沒有來日方長」 活這一次只能珍惜



 



我問她,做這個工作後,是否對死亡會看得比較開?



 



她搖搖頭,不會,會更怕死。



 



「因為我不知道,死後會去什麼地方。」



 



擺渡人每天往來河的兩岸,她告訴我,真正的活著,只有活在當下。該道謝的,該道愛的,趕快去做,如果你不珍惜,以後就會後悔。



 



在殯葬業25年,過了大半人生,康惠茹說,若問她的感受,就是「人生除了死亡,其他都只是擦傷。」



 



「每天都見到的人,也許下一秒就再也不在了。所以我把握每一次與親人、朋友的聚會、見面、和談話。」



 



「人生無常,沒有一個人是來日方長。」



 



說完,康惠茹告訴我,已經有喪家在等著她了,她給我一個禮貌的微笑,然後戴上口罩轉身出門,旋即隱沒在人潮洶湧的此岸。回顧上篇



 





 



【上報人物看更多】


●「擺渡」生死25年 禮儀師康惠茹:再美再富結局都一樣(上)


● 憂鬱狂想從不知足! 作家H見過「比慘的」精神病院浮世繪(上)


● 我是誰我在哪 學霸醫蔡伯鑫與拒學少年…同步迷走中(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