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教父方新舟】燒錢獵才送美取經 被看扁也要辦學幫貧童翻身(下)

陳德愉    2021年04月26日 09:00:00

「自學能力」能讓他事業成功,所以方新舟相信,孩子們只要擁有這個能力,一定能達成脫貧、科學救國的目標。他將一生從事業累積而來的金錢,都投入這個目標上,走訪偏鄉,發掘招募優秀的老師參與「翻轉教育工作坊」,帶著他們去美國參訪學習,光是參訪人次就超過100人次,花了超過1千萬元。



 



儘管他出錢出力,熱心地想要將自己的成功秘訣傳授給孩子們,可是仍然有許多人不領情。辦學這條路並不容易,方新舟坦言,他們承接公辦民營的學校,「原來的老師都不喜歡我們。」他曾在一場學校的公聽會上,被一位地方人士指著鼻子,「他說,你強取豪奪!」



 



 



飽受體制內教師質疑 「你沒在校教過書」



 



「(對原來的老師們來說)你方新舟是誰啊,你沒有在學校教過一天書,我們為什麼要聽你的?」



 



「我們努力地跟學校老師溝通,但是,(對原來的老師們來說)他們很努力也很有愛心,我們提出的創新的方法,好像在否定他們的努力!」



 





方新舟坦言,他們提的創新教學,可能讓既有教師感到不快,必須努力溝通釋疑。(蔣銀珊攝)


 



曾經有一所學校,在誠致基金會接手經營後,全校十個老師通通都離開了!誠致基金會與TFT(teach for Taiwan)合作,由TFT訓練的老師上場教學。



 



除了要和老師溝通外,也需要和教育主管公部門溝通。最近的例子便是:誠致基金會經營台東縣桃源國小實驗學校,引進美國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教學理念,獲得鄉民的認同肯定,他們集體向方新舟反映,希望誠致基金會也能申請辦理鄉內的桃源國中,方新舟回應了家長們的請求,願意向縣府提出申請,沒想到,縣府卻迎頭澆了一盆冷水,回覆他們:「目前台東縣的國中端並沒有要公辦民營的想法。」



 



想要推動公辦民營實驗教育的家長與支持原教學系統的家長與老師們分成兩派,各自據理力爭,「翻轉教育」在台灣當前所遭遇的困境,在「桃源國中公辦民營案」中盡顯無遺。



 





「Teach For Taiwan」致力改善台灣教育不平等,近年培育多元師資人才,盼讓每個孩子不因出身限制未來。(取自Teach For Taiwan臉書)


 



怎麼辦呢?我問。



 



他瞇著眼睛,給我一個略顯無奈的微笑:「我們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溝通。」



 



從均一到誠致,翻轉教育走來十年了,「最難的,其實是改變家長。」他坦言:「尤其是都會區的家長。」



 



家長們堅持對孩子教育的方式,讓傳統的教學至今仍然是主流的方式。



 





誠致教育基金會採「公辦民營」方式辦學,曾爭取翻轉桃源國中教育,但遭縣府回絕。(取自台東本土教育資源網)


 



 



癌魔催交棒 心繫教育「做下去才會成」



 



教育的奮鬥仍在繼續,方新舟的身體卻給了警訊,要他停一停了。他前後檢查出肺癌與胰臟癌,他苦笑:「胰臟癌手術很大,把我整得很慘。」在家人的要求下,這一次,他真正動了退休的念頭。



 



「未來(翻轉教育)這條路還很長……。」他嘆息,要有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接手做下去才有成功的一天。



 



方新舟做事的習慣是縝密布局,對於「教育」這個孩子,他是逐步的放手,2018年,他卸下均一教育平台董事長的工作,「但是我留了1年的經費給下一任董事長,讓他們可以慢慢的開始。」均一教育平台和誠致基金會就在隔壁,爸爸退居一旁,但是仍然關心著隔壁的小孩。接著,方新舟預計在2022年,要將誠致基金會交棒給台大國企系教授李吉仁,完全退休。



 





方新舟打算明年退休,將誠致基金會交給台大國企系教授李吉仁(圖)。(取自高雄產業發展協會臉書)


 



一輩子都在創業,你真的能「在家休息」嗎?我狐疑地問。



 



他咧開嘴笑了,說自己的太太也一直懷疑地問:「你到底要去做什麼?」



 



「因為我是個坐不住的人。」他呵呵笑著。



 



說起從教育裡學得的這一切,回家也是用得上的。



 



「我有拿我的教育知識來帶孫子喔。」方新舟得意地說,雖然孫子都還不到學齡,自己已經能和兒子媳婦暢談「教育理念」了。



 



他的主張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自主知識學習,不過,人類的學習範疇是非常豐富的,有硬的知識,也有軟的感情,孩子們從父母身上得到更多的是感情。



 



「爸媽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方新舟有些羞怯:「我的父母,用愛包圍著我。」



 



那滿滿的愛給予他無限的能量,能夠為千萬個陌生的孩子付出,而這就是他奮鬥一生的動力。「努力學習,友善待人(work hard, be nice)。」這是誠致教育基金會承辦的學校的校訓,是他們對孩子的期待,也是我眼前這位笑瞇瞇的爸爸的模樣。回顧上集



 





 



【上報人物看更多】


●一場大病的「祝福」 方新舟自學網通翻轉偏鄉教育(上)


●舞墨「色」計台版普羅旺斯 雲豹的孩子杜寒菘


●我在越南的媽找到了! 謝佩妤兒時最暖的「阿秋」


●人生的痛都是禮物… 家變讓宋沁成清大學霸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