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報人物】「攝」獵台灣十大國家公園 許釗滂:要待相機如老婆(上)

陳德愉    2021年05月29日 11:20:00

我在梨山賓館前的停車場遇到許釗滂與他的太太,開著一台小貨車,滿滿載著攝影器材。他們剛剛從山上下來,幾天之間跑遍了高山農場,車身風塵僕僕,玻璃上罩著一層灰,看得出來去了許多地方。



 



小車子倚著山、倚著雲,許太太絞下車窗玻璃打招呼,我站在路邊靠著車窗聊天,在冷冽的稀薄空氣裡聽他們興高采烈地笑談這一路上的種種。



 



許釗滂說,他終於拍完了10個國家公園,整整花了40年的時間。



 



現在市面上見得到的國家公園照片,十之七八是許釗滂所拍攝的,40年來他持之以恆地追尋著台灣自然面貌,以山林與自然生態為創作來源。



 





許釗滂在拍照,許太太也在身旁拿著手機一起拍,鶼鰈情深羨煞旁人。(蔣銀珊攝)


 



 



典藏千分之1秒之美 受盡凍寒輻射也甘願



 



他告訴我自己尋找黑熊的故事:



 



「我走八通關古道,沿路馬黃咬得我一身是血,即使穿了靴子,全身包得緊緊的,牠們還是一隻一隻地鑽進去,一脫下靴子,便一隻隻地掉出來。」



 



他與朋友聽說黑熊在這個季節會出來吃金剛果,便一路追尋黑熊覓食的蹤跡,「結果到了目的地,看到樹上的果子已經被吃光了。」當地人告訴許釗滂,他來晚了,黑熊早就在幾天前飽餐一頓後揚長而去,「我走了100多公里啊!」他嘆息。



 



為了等待山林最美的那一刻,40年來,許釗滂一有空閒就上山,「10天沒洗澡是常有的事,」他笑道:「看我下山時,真的會覺得看到鬼。」



 



忍受寒冷、孤獨、巨量的高山輻射線,皮膚乾裂凍傷是家常便飯,但是這一切疼痛辛勞,再捕捉到那千分一秒的畫面後都不值一提了。



 



許釗滂的作品極具辨識度,他拍出來的照片與其說是真實,不如說更接近他的心:色澤豐沛、溫暖,主題清晰、線條簡單,像是一個少年甜美的夢境。



 



他告訴我:「只要抱著美與善的想法,拍出來的世界就是美與善的。」



 





許釗滂的工作室照片歸檔非常仔細,有條不紊。(蔣銀珊攝)


 



 



砸千萬呵護相機「老婆」 連拍40年不膩



 



許釗滂的工作室位於竹北,旁邊臨著河堤,傍晚時分,金黃光給河堤上了一道金邊,他指著遠處對我說:「我40年來,沒有一天沒拿相機的,就算在家附近也會拿起相機來。」



 



身材中等身形飆壯,黝黑皮色,笑起來滿臉陽光,一看就知道是個戶外生活好手。透天厝裡有攝影棚、暗房、電腦室、資料室,還收藏了價值連城的相機。



 



他帶我們自己的寶貝收藏,笑著說自己買相機器材應該已經花了上千萬元了,「子女的教育費都花在相機上了。」



 



然後,許釗滂轉頭過去,看著鏡頭正對準他的攝影記者,認真地說:「要把相機,當作自己的老婆那樣對待啊。」



 



「我的父親是屏東人,但是國民黨來了以後,不知為何得罪了政府,於是帶著家人躲到台東去,向人租一塊地耕作。所以,從我有記憶以來,家境就很貧窮。」



 



高中畢業服完兵役後,他北上看望嫁到竹北的姊姊,姊姊對他說,你回台東去想要做什麼呢?不如留下來吧!於是,姊姊幫他找到工作,許釗滂便留在竹北了。



 





攝影師許釗滂秀出珍藏的萊卡相機,看得出細心維護的痕跡。(蔣銀珊攝)


 



 



20歲開紡織廠暴富 卻因溺愛攝影賠精光



 



他很早就開始做生意,開紡織成衣廠賺了不少錢,20幾歲就開BMW名車,不過,這些東西都無法真正吸引他,「只有照相機吸引我。」他說。



 



高中的時候買不起相機,他就用租的,「一小時5塊錢。」賺錢後,買了很多相機,他曾短暫去自立晚報當攝影記者,後來拿開工廠時賺的錢投入開錄影帶出租店,「我那時想,我可以請人幫我顧店,自己到處拍照啊!」



 



他這「邊拍照邊當老闆」的夢想,結果是以賠了幾百萬,關店收場,為了還錢,許釗滂把身邊值錢的東西都賣光了,最後,身邊唯一留下的只有相機。



 



只有相機和老婆,永遠在自己的身旁——他開始「拿相機當飯吃」,拍攝商業攝影。



 



「那時候什麼也不懂,都靠自己摸索,」他苦笑,要做商業攝影,專業全靠自己摸索而來,「買了一台IBM電腦回來,看書自己學著用,用了兩年差不多熟練了,蘋果電腦出來了,於是又買蘋果電腦一切重新開始。」



 



他帶我們去參觀2樓的電腦室,15坪左右的房間放了3台最新的影像處理電腦,然後是滿滿的攝影作品,近百個硬碟整整齊齊地排了半面牆。



 



珍貴的底片則是放在收納櫃裡,一櫃櫃圍繞著房間。



 





許釗滂早期底片時代的作品依然保存得很好。(蔣銀珊攝)


 



許釗滂的分類方式很特別,是以拍攝的地區來分類,我漫步在一櫃櫃的照片間,上面整整齊齊寫著「花蓮縣、台東縣、南投縣……。」下面再細分「台中市……武陵景觀……。」,滿滿台灣的美景盡收納在這個房間,我只要伸手將抽屜拉開,驚人的美景便傾洩而出。



 



正想著,那頭許釗滂已經打開電腦,隨手取出一匣硬碟,興高采烈地喚我們過去,他一一細數那些影像的來歷,有山林、有水畔、有人物,他的影像特質就是肌肉豐厚,絕無冷場,一張張搬演著這五彩島嶼的篇章。



 



不過,他不是靠商業攝影吃飯嗎?怎麼累積了上萬張都是創作呢?我問他。



 



許釗滂哈哈大笑,「因為我隨時隨地在拍照啊!」接續下集



 



 



許釗滂作品:



 





 




【上報人物看更多】



●劍客攝影許釗滂 「40年磨一鍵」喀擦千分之秒幻景



●讓法蒂瑪「原」力覺醒 世界百大神奇教堂推手杜勇雄



我家也有情緒勒索媽… 作家平路尋短到自癒的私密對話



王小棣親密告白最重要伴侶 笑稱被媽「肚裡掰彎」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