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為厚植綠色保險本土量能,今(25日)攜手驗船中心、達信台灣共同舉辦「Insurers Day 2.0 綠色保險-保險業如何協助企業ESG及綠色轉型」研討會。現場超過20家金融保險業者蒞臨,國內14家產險業者更是全數到齊,藉由產官學交流與彰芳西島和中能風場成功經驗分享,為擴大台灣離岸風電承保能量與建立替代性風險移轉方案獻策。
離岸風電風險分攤機制分為「保證」與「保險」兩大面向。在保證方面,「國家融資保證機制推動方案」已於2020年11月經行政院核定,並委由中國輸出入銀行擔任保證業務執行單位,輸銀在2021年1月已正式成立「國家融資保證中心」。
至於保險方面,因應全球離岸風電專案規模擴增,整體產業曝險部位風險大幅提升,不易於國際再保市場進行轉嫁,政府實需提前部署,完善替代性風險移轉相關之法律及監理機制,引導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之整合。
為提升台灣保險業者在離岸風電與綠色保險領域的專業,「Insurers Day 2.0」邀集產官學界先進,共同研討契合台灣環境的離岸風電融資保險架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張士傑教授從總體面的國家重大建設及風險管理的宏觀角度思考,提出如何藉由再保險及保險公司加入結構風險融資,將再保險風險與資本市場整合以擴大再保險市場承保能量。
CIP台灣區財務長徐正穎指出,離岸風場生命週期從施工到營運長達25至30年,需要細膩的綠色保險發展政策、法規制度指引及配套,才有機會突破承保能量的瓶頸,實現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
驗船中心董事長謝謂君表示,離岸風電專案保險需透過科學與經驗兼具的認證與風險辨識支撐,驗船中心以豐富的檢驗經驗為基礎,提供海事保證鑑定相關服務,以保障保險公司與被保險人的利益。
達信台灣擔任CIP第三階段區塊開發保險顧問,達信台灣執行長李思睿(Seth Peller)表示,離岸風電專案保險有其特殊性,須依風場的環境條件進行調整,才能規劃出具可行性的計畫方案。台灣保險業者應發揮對台灣環境高度熟悉的強項,結合CIP在再生能源資產的豐富經驗以及全球資產保險整合的優勢,積極參與綠色保險的推動以支持國家政策的發展。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延伸閱讀】
● 助攻2050淨零達標!辰亞能源「彰濱崙尾東三號電廠」今動土
● 力拼2050淨零碳排!環團辦線上論壇 呼籲政府加速產業轉型
● 星星電力助台灣湯淺電池完成首筆綠電轉供 達成用電大戶早鳥優惠目標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