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亞太與台灣離岸風場潛力,德國最大、百年電業集團「萊茵能源」(RWE)旗下萊茵再生能源(RWE Renewables)於日本、韓國設置據點,2018 年也在台灣設立辦公室,並針對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規劃 6 座離岸風場。
為了協助台灣離岸風力發展進程,萊茵再生能源分享擁有完整電業佈局的開發商帶來的效益,以及將如何協助台灣取得浮動式風機發展先機。此外,台灣發佈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後,在更宏觀的淨零轉型目標上,萊茵再生能源強調離岸風力與其他再生能源技術搭配的必要性,並宣布將推行離岸風力人才培育營,為台灣淨零轉型貢獻心力。
總部位於德國的萊茵能源,並已有 120 餘年歷史,現在已是再生能源領導企業之一,並活躍於全球五大洲中超過 20 多個重要國家。同時,擁有超過 20 年以上離岸風場範疇,包含開發、建設與營運,截至 2022 年 6 月,共有 18 座營運中的離岸風場,並預期於 2030 年將裝置容量由現行 3 GW 提升三倍至 8 GW。
萊茵能源以永續經營為目標,並以更全面的規畫於風場建設。例如在德國北海,與其合作夥伴 西門子歌美颯將數座葉片可回收的風機。這項嶄新的葉片透過創新樹酯技術讓葉片可以在產品生命週期接近尾聲時,可回收再利用。
萊茵再生能源董事長鍾弘錦表示,台灣擁有世界級的優良風場、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國內產業對採用綠電亦有共識,是全球少數適合發展離岸風電的場域,但在台灣要達成再生能源目標的時間壓力下,開發商能否按時完成任務至關重要。
鍾弘錦也強調,萊茵再生能源在全球擁有豐富的開發經驗,自 2018 年開始持續在台灣引進、招募國內外優秀人才,加上全供應鏈的視角、領先的科技,相信能複製過去的成功紀錄,為推進台灣離岸進程有所助益。
萊茵再生能源於 20 年前就持續與歐洲離岸風電供應鏈密切合作,並締造多項離岸風電里程碑,例如2004 年打造英國首座商轉離岸風場 Scroby Sands,現在則於英國佈建全球最大風場之一 的 Sofia 風場,在這總容量裝置達 1.4 GW 的風場,更打造全球最高,達 252 公尺高的風機,這些都為全球離岸風電發展奠下了基礎與標竿。
而面對離岸風力下一波的科技發展趨勢,萊茵再生能源則是看好浮動式風機潛力,更預計在 2030 年前擁有 1 GW 營運或興建中的浮動式風場。就技術開發面,萊茵再生能源深知全球海洋地形與氣候複雜多變,因此於挪威、美國、西班牙用三種不同天然環境場址,運用不同技術建設浮動式風場。
這三座依不同場域而使用不同技術的國際風場開發經驗,將加速台灣導入適合的浮動式風機進程,萊茵再生能源也深知浮動式風機是產業的未來,預告將舉辦浮動式論壇,邀請國內有志一同的各界夥伴共襄盛舉。
自開業以來,萊茵能源便認知持續投入創新、改變與永續的重要性,除了設定 2040 年要達成自身企業碳中和目標,更預計於 2030 年前投入 1.6 兆新台幣於全球綠能產品組合,包含離岸風電、陸域風電、太陽能與儲能和氫能等。
萊茵能源積極推動氫能發業,並與氫能價值鏈緊密合作,目前有超過 30 個以上氫能計畫,加上綜合再生能源產品組合開發,對於台灣實現 2050 年淨零排放目標,能夠有更多面向的協助。同時,萊茵再生能源也在台深耕多年,注重永續經營與互利共生,除爭取風場開發外,也積極扶助台灣在地人才、產業、並投入地方合作。
團隊除了在公開論壇、展會不缺席外,亦持續投入資源於國內離岸風電重點發展大專院校,不論經驗豐富的技術同仁或管理階層皆依其相關離岸風電知識進行傳授及交流。萊茵再生能源更預計於年底偕同教育部舉辦人才教育營,期望從基層扎根為台灣培育綠電種子人才。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延伸閱讀】
● 助攻2050淨零達標!辰亞能源「彰濱崙尾東三號電廠」今動土
● 力拼2050淨零碳排!環團辦線上論壇 呼籲政府加速產業轉型
● 星星電力助台灣湯淺電池完成首筆綠電轉供 達成用電大戶早鳥優惠目標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