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0年台灣恐無冬天 洪申翰:台灣氣候立法不能再拖20年

邱家琳    2021年08月13日 12:02:00

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日前發布關於氣候變遷物理科學的最新報告,提及極端天氣事件只會更多,暴雨加劇、熱浪襲擊、旱期延長,海平面無論如何都會上升,北極海冰可能在2050年9月前完全消失至少一次。人類活動正是造成大氣、海洋、陸地升溫的元兇,若不積極減碳,未來20年將無法守下巴黎協定1.5C的升溫限制。



 



台灣近年來也受到熱浪和極端暴雨的襲擊,嚴重影響台灣的民生生活,像熱傷害的風險提高、暴雨導致淹水災情。從年均溫來看,台灣110年來溫度上升1.6度,比全球平均1.07度還要高,根據中研院的推估,台灣在2060年的夏季將長達210天,冬季則變為0天,而海平面上升將淹沒台灣許多地勢低窪地區。



 



歐盟、美國、英國及許多國家在今年7月前就分別祭出更積極的氣候策略,包括2050淨零排放目標、提升2030減量目標。對此,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指出,當世界各國因應氣候變遷,都將實施淨零轉型的產業措施,身為全球供應鏈的台灣若無減碳作為,將使台灣產業在這波全球淨零的競爭中失利。



 



「台灣的氣候立法及政策不能再拖過下個20年,僥倖和消極是面對極端氣候最不可取的態度。」洪申翰表示,從IPCC的情境推估,2050二氧化碳淨零排放已無懸念,且必須同步消減其他溫室氣體例如甲烷的排放;各國要展現領導力,調適氣候變遷衝擊,提出淨零路徑,今年下半年將是台灣奮起行動的關鍵時刻,不容再錯過。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長期關注能源、氣候變遷議題。(資料照片/邱家琳攝)


 



 



行政院在2000年初擬、直到2015年才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是台灣目前唯一的氣候法規。但當時設立的減量目標、治理組織、部會權責、調適作為、科學資源、減碳策略都已經跟不上全球暖化、極端氣候惡化的情形。



 



因此,長期關注能源、氣候變遷議題的洪申翰,自上任以來,就不斷提醒各部會應當做好準備、修訂相關法規。同時,他也與學者共同提出「氣候變遷行動法」草案,作為全面氣候行動的基礎。



 



他語重心長說道,「氣候變遷行動法」草案乘載了青年世代面對極端氣候的急迫,他們還能再等20年嗎?全球的氣候變遷事實、極端天氣事件和災害都讓他知道,他們無法再多等待任何一年了,台灣必須現在開始奮力奔跑,突破阻礙和挑戰,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