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被三接工程淤泥覆蓋?中油澄清:淤沙是自然現象

邱家琳    2021年09月08日 11:13:00

關於媒體報導與環團聲明,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工程造成淤泥覆蓋藻礁的說法,台灣中油公司澄清,藻礁區的淤沙屬自然現象,「沙來、沙往」會透過海流作用消退,這些現象早在三接施工之前就已出現,不論是G1或G2區都一樣;近期藻礁上出現淤泥,應是前段時間兩次颱風來襲,加上連日暴雨將陸地河川底泥沖刷到海域造成,和三接工程無關。



 



中油也強調,三接工程近期並無任何浚挖海床及抽砂作業,且均依規定設置污染防止膜,並未有漂沙導致藻礁被淤泥覆蓋。台灣中油提供昨天的空拍照片佐證,顯示現場棧橋施工並未造成汙染,施工前的照片紀錄也可佐證。



 





三接施工前,G1區為海沙覆蓋情形。(中油提供)


 



 



2019年,第三接收站開始施工,中油即持續監測大潭藻礁G1、G2區的柴山多杯孔珊瑚,累積許多照片資料,發現夏季時因為時常出現暴雨,導致陸地的河川底泥或上游土石,會隨河水被沖到沿岸海域造成淤積現象。



 



針對近日藻礁被淤泥覆蓋的現象,中油研判,應與前一段時間煙花、盧碧颱風有關,雖未直接侵襲,但帶來持續性的暴雨,導致河川底泥被帶到鄰近海域有關,經一段時間洋流作用後,淤泥應該就會被海水帶走。



 



中油也調閱近幾年同一株柴山多杯孔珊瑚過去的照片,表示2019年夏季也曾被淤泥覆蓋,後來經海流作用淤泥消退;另外大潭海岸 G1區,歷年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的衛星照片亦可證明,G1區有時被淤沙所覆蓋,有時也是裸露,「沙來、沙往」屬自然狀況。



 





歷年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的衛星照片。(中油提供)


 



 



歷年照片可證明指出,2019年8月1日G2區編號G2-3-19的柴山多杯孔珊瑚明顯被泥沙覆蓋,到了2020年9月21日淤泥退去,該株珊瑚又出現,今年4月29日再次前往拍攝,柴山多杯孔珊瑚已是清晰可見。因此,中油表示,藻礁被淤泥、漂沙覆蓋,應屬大自然現象;感謝環保團體所提出的建言和現象,中油會持續進行觀測,並邀請專家學者研議。



 





2019年8月1日G2區編號G2-3-19的柴山多杯孔珊瑚明顯被泥沙覆蓋。(中油提供)


 





2020年9月21日該株珊瑚附近的藻礁,泥沙明顯退去很多。(中油提供)


 





今年4月29日再次前往拍攝,柴山多杯孔珊瑚已是清晰可見。(中油提供)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