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電雙贏!屏東水圳設太陽能板,還可改善圳路惡臭

邱家琳    2021年01月18日 17:59:00

太陽能板常設置在屋頂或地面,屏東則走出一條不同的路,在水圳架設太陽能板,卻絲毫不影響灌溉功能,還能改善圳路淤積與惡臭等問題,達到「農電雙贏」的目標。屏東圳路型太陽能光電案場目前共有8處,圳路租賃面積約為6.09公頃、裝置容量約895萬瓦特(8.95MW),今年預計會再有2處案場完工,面積達3.02公頃、裝置容量約461萬瓦特(4.61MW)。



 



圳路型太陽能光電是在圳堤上方架設太陽能板,其設計特色為美觀整齊、可讓農民作遮陽休憩之用、渠道滿水位時仍可正常宣洩、維持圳路既有灌溉功能,也不妨礙鳥類進入渠道捕食或棲息。目前太陽能光電業者每月定期到圳路清理淤積,種種配套措施讓生態、農業與綠能共存,落實「農業為本、綠能加值」的目標。



 



從2017年起,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積極盤點適合的圳點,需符合圳路寬度得在3米以上、台電有饋線到達等條件,也不能因此影響到灌溉與排水功能。目前在屏東市、新園鄉、東港鎮、竹田鄉、萬丹鄉與車城鄉等地,設有8處圳路型太陽能光電,一年租金收益約有140萬元。



 





萬丹鄉崙頂段的圳路型太陽能光電設施。(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提供)


 



 



不過,剛開始推動圳路型太陽能光電時,農民們因資訊落差,多抱持反對的態度。他們擔心太陽能板的架設會讓圳路淤積,發生惡臭與淹水,也怕造成農地作物採光不足,導致產量減少,甚至憂慮颱風來臨時,會有結構安全的疑慮。



 



在反彈聲浪下,租賃圳路的太陽能光電業者逐一向農民說明溝通,並對村莊進行回饋計畫,包含發放教育補助金、舉辦媽媽教室,並在案場附近設置景觀步道與造型夜燈。再加上,案場完工後,證實沒有農民掛慮的問題,圳路反而變得更乾淨、沒有惡臭,農民的態度也開始軟化,從反對轉為支持。



 



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表示,這好比在住家附近建設基地台,居民會憂慮輻射問題、天災影響結構安全,但實際上,在圳路設置太陽能板後,當地農民發現結構相當安全,不必害怕颱風侵襲。此外,太陽能板也讓田地多了遮陽空間,像採收絲瓜的農民累了,可以在底下休息,也能暫時存放絲瓜與進行裝箱。



 



問及如何保障農民權益,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指出,他們會善盡與業者溝通協調的責任,跟太陽能光電業者在簽訂契約時,也明訂若有人員傷亡、天然災害,都要予以理賠,更要負責圳路後續的清理與維護,避免讓農民遭受損失。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