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報人物】歐陽文風:同婚釋憲關鍵在大法官是不是保守基督徒

張若瑤    2017年05月24日 09:33:00

「台灣主要是基督徒在反同,如果大法官不是保守基督徒,我想他們會很理性去看待問題,大法官若都是保守基督徒,那就另當別論了。」



 





 



婚姻平權先行者祁家威2016年三度申請釋憲,促成今年3月24日的憲法法庭,而大法官將於5月24日(周三)下午16點,公布「同婚釋憲案」結果。始終站在第一線挺平權的同志牧師歐陽文風神色輕鬆,「我對台灣很樂觀。



 



比起其他亞洲國家,台灣開放式討論「同婚」議題,新聞媒體上、立法院會內,都能充分表達意見,但在馬來西亞或新加坡,不只口交與肛交,涉及同性性行為就觸犯刑事罪,「台灣已經走到相當前頭。」



 



 



 同性戀、性傾向與性,身分還行為? 



 



 



歐陽文風以強調自由、民主、人權的美國為例,一談到「宗教」就完蛋了,「右派主導風向,人權被踩在下面。



 



美國是全世界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占總人口數約65%,拖到2015年才全面通過同志婚姻。而台灣基督徒不到7%,歐陽文風認為,只要釋憲的大法官不是保守基督徒,結果就會十分樂觀



 





歐陽文風4月底來台灣時,也拜訪了號召宗教界挺同的玄奘大學教授釋昭慧(右二)。相較於基督教,佛教渡眾生而非只重視信徒得永生的理念,對人更具彈性。(歐陽文風提供)


 



在他的家鄉馬來西亞,伊斯蘭教更迷信保守,相較之下,基督教反而彈性多一點,尚可包容同性戀,只是不允許「性行為」。但這些宗教更早之前,都沒有把同性戀、性取向跟性行為3件事分開,至今仍有人認定,「同性戀是選項非取向。



 



匈牙利精神柯醫生貝尼基脫(Karoly Maria Benkert)1869年在德國創造「同性戀(Homosexual)」一詞,1892年性學家哈未勞克‧愛利斯(Havelock Ellis)等人翻譯成英文,用來描述同性間相互吸引的現象。直到那時,才逐漸出現將「同性戀」視為一種身分,也就是「性取向」的聲音,而在此之前仍屬「行為」,如肛交。



 



實際上,同性戀並非「做」與「不做」的選擇,應歸納為「是」與「不是」的問題,社會不只存在「同性戀」與「異性戀」兩種性取向,還有「雙性戀」者,這也是晚近才發現的。



 



 



 兩種取向外的可能:流動光譜。 



 



 



歐陽文風由此推知,人的性取向並非完全僵化,部分是固定,部分則像「光譜」多變,但也不代表每個人都如此。



 



曾與異性戀結婚又離婚後才出櫃,歐陽文風的性取向就非「流動的」,不是男女都可成為他談情說愛的對象,「雙性戀者才符合光譜的流動特質,同性戀或異性戀是僵化的性取向。



 



不是每個同性戀都是僵化的同性戀者,異性戀就是僵化的異性戀者,也不是誰都可以自由流動成為光譜。」反同人士常斷章取義,合理化偏見,歐陽文風最常聽到的言論就是「性取向能流動,身體就可以被改變」,但一開始提出這個概念的酷兒理論家(Queer),卻不認為流動是由個人意識所主導。



 





2007年歐陽文風按立成為紐約州大都會社區牧師,圖為他替同志愛侶證婚。(歐陽文風提供)


 



當世界總預設你是異性戀,出櫃就成為我的習慣。」歐陽文風每個新學年開始,都會在第一堂課告訴學生自己是同性戀。



 



2003年,還沒公開出櫃的他,在馬來西亞辦講座,反對的人多批評他「錯了」,2006年出櫃後批評轉為咒罵「你會絕子絕孫」,但打壓沒有政治力上的傷害,歐陽文風還挺得住,「歡迎他們發問,對話是一種交流,我很樂意解答。」



 



 



 對抗異性戀霸權:出櫃成為習慣。 



 



 



不曉得習慣被反對是好還壞,歐陽文風已能淡然面對荒謬言論,「當你不再抱有希望,就不會感受到失望。



 



在《星洲日報》寫評論期間,有位交情不錯的專欄作家,是有碩士學位的高知識份子,私下到處放話攻擊歐陽文風「很變態」,他忍了好一陣子,直到這位先生當面酸,「你故意選的」,歐陽文風才爆發,「批評有很多種,認為我錯是OK的,大家意見不同,但是憑什麼說故意選,你到底了解我有多深?



 



倆人一瞬間翻臉,至今仍未和好,「至少他應該主動說對不起。」把人當朋友,是不太可能說出那麼難聽的話。



 



出櫃給歐陽文風人生最大領悟是,「我們從來不會失去朋友,只是後來發現,誰才是真正的朋友,或者從一開始就不是朋友。



 





歐陽文風每次來台灣,都會借住好友、同志詩人與醫生陳克華(左)的家。對陳克華的照顧充滿感激,歐陽文風也因他的引薦,而被更多台灣人認識。(歐陽文風提供)


 



如小時候教會內的傳道牧師,以「沒時間」婉拒看歐陽文風的自傳,「全馬來西亞只有一個人公開出櫃,你不肯了解,馬上評論有錯,那令我很失望。



 



遺憾大過憤怒,歐陽文風現階段目標是努力讓社會不受過度偏激的情緒誤導,「繼續鼓勵同志出櫃」,在互動的過程中,讓大眾聽見,真理愈辯愈明。



 



「我已經放棄反同基督徒了。」在歐陽文風看來,他們的論點自相矛盾,「如果同性性行為有問題,為什麼《伴侶法》沒問題,如果《伴侶法》可以,結婚又怎麼不可以?



 



跳出無限迴圈的問題,這是演進的必經之途,反同基督徒自我糾結的過程,對歐陽文風來說,一切都是進步的象徵



 



 



 



●攝影:李昆翰



●撰文:張若瑤



 



 



【上報人物系列】



●出櫃那晚媽媽23年來睡最好 大馬首位同志牧師歐陽文風



●歐陽文風:同志沒變性 請叫我「先生」

●後同轉回異性戀了嗎 歐陽文風12問反同基督徒



●顛覆教會​ 挺同牧師陳思豪



●陳思豪:基督徒想像的同性戀 看到人就想上床



 



 



【歐陽文風專欄系列】



●支持同婚 祝福愛情



●非基督徒的反同婚者請聽我說



拒絕宗教治國​



●回應一個「非基督徒」混亂的反同觀點



●從反異族通婚到反同婚的基督徒



●別用聖經合理化自己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