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精選 14款各國特色蛋糕(下)

阮思妤    2016年08月25日 00:17:00

香港:馬來糕



 



身為經典廣式點心(dim sum)一員,宛如海綿蛋糕般鬆軟馬來糕(Ma Lai Go)也是當地人的早餐選擇。混合麵粉、雞蛋、奶油和黑糖,長時間發酵後讓再以竹籠蒸製,口感蓬鬆中帶點嚼勁。以傳統口味而言,CNN推薦香港老店「蓮香樓」,但手腳可得快一些,動作慢可是會「搶」不到推車裡的糕點。若在台灣,可試試台南「小香港茶餐廳」,品嚐來自香港的正統美味。



 





馬來糕(翻攝自www.misstamchiak.com)



 



 



墨西哥:三奶蛋糕



 



在非常多拉丁美洲國家都有「三奶蛋糕」(Tres Leches Cake),然CNN認為沒有哪間比墨西哥「Pasteleria Macram」更美味。將柔軟的海綿蛋糕泡在以煉乳、淡奶(evaporated milk)和全脂牛乳的「三奶」內並放入冰箱冷藏,最後抹上鮮奶油,熱量爆表的甜蜜口感便完成。雖然被愛好者形容為「升天一般」,然而對不喜濕潤口感或奶香的人而言,恐怕無法理解這層意境。



 





三奶蛋糕(Neil Conway@flickr, CC BY 2.0)



 



 



奧地利:皇帝煎餅



 



據傳奧地利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Kaiser Franz Joseph I)非常喜歡這款甜點,「皇帝煎餅」(Kaiserschmarrn)因而得名。看似鍋鏟隨意切碎的鬆餅,撒上細砂糖並佐以果醬,當地人可是會把它視為「主餐」(main course)來享用。



 



至於推薦,CNN指名被選為「世界十大美麗咖啡館」之一的維也納「中央咖啡館」(Cafe Central),堆疊成山的軟熱煎餅與甜李子醬必為絕配。



 





皇帝煎餅(Oliver Hallmann@flickr, CC BY 2.0)



 



 



烏拉圭:Postre Chaja



 



上一篇我們曾介紹紐西蘭的帕芙洛娃,這款「Postre Chaja」便被CNN與LA Weekly比喻為「南美洲的帕芙洛娃」。1927年,一間烏拉圭茶館老闆Orlando Castellano研發出Postre Chaja,並以南美特有種鳥類命名──兩者皆擁有輕盈柔軟的特性,無論是內在或是外貌。



 



至今Postre Chaja原始食譜依然是Castellano家族未公開的美味秘密,若想一探究竟,只能到家族第3代傳人於派桑度(Paysandu)經營的Confiteria las Familias工廠,或烏拉圭首都蒙特維多(Montevideo)的零售店選購。



 





Postre Chaja(Citrus and Candy@flickr, CC BY 2.0)



 



 



英國:維多利亞海綿蛋糕



 



以下午茶和皇室聞名全球的日不落帝國,唯有維多利亞海綿蛋糕(Victoria Sponge)能駕馭一切。名稱源自喜愛甜食的維多利亞女王,正統維多利亞海綿蛋糕由兩片輕盈的海綿蛋糕組成,中間夾著果醬與鮮奶油,最後撒上糖粉即可完成。看似容易,這款甜點據說是測試糕點師的方式──畢竟越簡單就越不容許出錯。



 



要享用正統皇室甜點,CNN首推倫敦五星級飯店Brown's Hotel,就連維多利亞女王也曾經到此享用下午茶!此外,Brown's Hotel也在2009年被英國茶業公會評選為下午茶冠軍,實力不容小覷。



 





維多利亞海綿蛋糕(Kelly Hunter@flickr, CC BY 2.0)



 



 



土耳其:果仁蜜餅



 



當你與成堆的土耳其烤肉(doner)奮戰完畢,以為自己再也吞不下任何一口食物時,服務生送上果仁蜜餅(Baklava),此時便是見證奇蹟的時刻──再撐的胃,也容得下這個土耳其小點。層層酥薄餅皮刷上糖漿,內餡通常為開心果,尺寸、形狀則變化萬千。有趣的是,2013年果仁蜜餅於加濟安泰普省(Gaziantep)獲得歐盟農產品保護,而這也是第一個獲得此地位的土耳其產品。



 





果仁蜜餅(wabisabi2015@flickr, CC BY 2.0)



 



 



日本:銅鑼燒



 



對台灣讀者而言,這款亞洲蛋糕再親切不過──畢竟《多拉A夢》最喜歡的食物便是銅鑼燒(Dorayaki)。將卡士達海綿蛋糕做成鬆餅形狀,並以三明治方式包入紅豆餡,傳說是江戶時期居民以武士贈與的銅鑼製作麵皮演變而成。



 



位於東京的「清壽軒」,距今超過150年歷史,據說擁有全東京最好吃的銅鑼燒。日本網友甚至在推特(Twitter)流傳「每天早上10點就會賣光」的驚人評價,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銅鑼燒(dreamcat115@flickr, CC BY 2.0)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