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上了沒】爆紅酸菜魚食譜家庭簡易版!溜溜酸菜魚主廚教你在家超簡單做法

洪卉琳、張志彬    2024年02月23日 09:00:00

酸菜魚」原為渝派川菜料理之一,起源眾說紛紜,在台灣的能見度低於水煮魚、麻辣鍋等。但是,2019 年全台第一家酸菜魚專賣店「刁民酸菜魚」開業後,歷經疫情的洗禮,「刁民酸菜魚」非但沒有消失,反而帶來更強大的酸菜魚風潮,席捲全台!



 





「刁民酸菜魚」推出可在家烹煮的冷凍包,過年期間更是供不應求。(刁民酸菜魚提供)


 



2023 年可以說是酸菜魚之年,酸菜魚專賣店陸續在台開業,除了「吾二酸菜魚」、「姥姥酸菜魚」、「正太酸菜魚」、「鵝川」、「築間酸菜魚」和這一鍋集團的「叁加叁 鴛鴦泡椒酸菜魚」,米塔集團的「蜀川香 酸菜魚」、「巴蜀大爺川料理・酸菜魚」之外,就連供應中式料理的餐廳,如「樂天皇朝」、「開飯川食堂」也賣起酸菜魚料理,甚至是中國知名的「太二酸菜魚」也謠傳即將來台展店,讓酸菜魚成為過去一年餐飲業裡最重要的關鍵字。



 





 





酸菜魚在台百花齊放,你最喜歡哪一家呢?(刁民酸菜魚、吾二酸菜魚、姥姥酸菜魚、正太酸菜魚提供)


 



在眾多酸菜魚專賣店裡,由漢來美食所發展出的「溜溜酸菜魚專賣店」,是全台少見有主廚的酸菜魚專賣店,尤其漢來美食旗下的「漢來軒」、「上菜」等餐廳皆有酸菜魚料理的底蘊,對於酸菜魚的掌握更是得心應手。這回,我們邀請「溜溜酸菜魚專賣店」的主廚呂浩禎為我們示範家庭簡易版的酸菜魚,在家就能輕鬆做出人氣菜色!



 



 



【食材】



 



魚片(鱸魚、鯛魚片皆可)220 克



酸菜 50 克



高湯 700c.c



大白菜 80 克



黃豆芽 20 克



金針菇 30 克



寬粉 20 克



雲耳 12 克



豆皮 12 克



白蘿蔔 10 克



小米泡椒 適量



辣椒粉 適量



大紅袍花椒粒 40 克



沙拉油



乾辣椒 8 克



白芝麻 適量



蒜酥 適量



蔥花 適量



白醋 40 克



 





簡易家庭版酸菜魚食譜所用的食材,皆可於一般賣場購得,以上份量約為 2 人份。(洪卉琳攝)


 



 



【備料】



 



市售魚柳、魚菲力斜切成厚片備用,斜切片可保有口感。



寬冬粉、豆皮、雲耳可先泡開備用。



白蘿蔔切片、大白菜切成適當入口大小備用。



辣椒粉、小米辣椒炒製成辣椒醬,居家可用市售辣椒醬替代。



大紅袍花椒粒、沙拉油提煉成花椒油,居家可用花椒油替代。



酸菜先以流水沖過,再邊泡邊洗,可藉此展開酸菜葉片清洗乾淨。接著再將清洗好的酸菜平鋪重疊,可一次切成適當的入口大小備用。



 





以雞骨架、蔬菜熬煮高湯,居家可用高湯罐替代。(洪卉琳攝)


 



 



【做法】





1.  燒開一鍋清水,放入大白菜、黃豆芽和白蘿蔔片燙至半生熟。





2. 將高湯與辣醬混拌為湯底備用。



 



3. 以豬油炒製酸菜及少量蔬菜、豆皮,藉此增添香氣,亦可使用一般沙拉油替代。





4. 將 3. 加入 2. 的湯底,放入燙過的大白菜、黃豆芽、白蘿蔔,以及金針菇、寬粉、雲耳,陸續下鍋一起烹煮。大火煮滾後關火,再淋入白醋增添香氣,接著盛盤。





5. 另燒開一鍋水,以滾水燙過魚片後再稍微泡煮幾秒即可。魚片亦可先以太白粉水或蛋白抓醃增加滑嫩口感。





6. 將魚片鋪在盤面,淋上花椒油,點綴蒜酥、白芝麻、蔥花及乾辣椒即可上菜!



 





(攝影剪輯:張志彬)


 



 



【試吃心得】



 



家庭簡易版的酸菜魚,湯頭風味聞起來很清新,但是吃起來酸韻仍然夠味,尤其可以喝的湯頭,喝起來相當舒心,有點類似酸菜白肉鍋的風味。魚片滑嫩,最令人驚訝的是豆芽菜的爽脆度非常剛好,對於嗜辣的饕客,可能會覺得辣度稍微不足,可以在花椒粒、辣椒粉的部分增加份量。



 





家庭簡易版「酸菜魚」(洪卉琳攝)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