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食慾之秋的秋季開始,季節限定的食材清單可是得逐步品嚐完畢,才能心滿意足地迎接明年開春。尤其是大閘蟹,若錯過中秋後至年底這段時間,可就得耐心再等個一年!因此,此時一定要抓緊秋蟹尾巴,快速學習大閘蟹的品味之道。
從事海鮮進口多年,每到此時便忙於向老饕們介紹大閘蟹的海鮮教母凱薩琳說到,大閘蟹要吃的是公蟹的「膏」,而膏會在 10 月中後由黃轉白,「11 月吃最好,因為黃膏香氣濃厚、白膏口感黏密香醇,搭配起來風味口感剛剛好。」
台灣人鍾情於品嚐海蟹,但有另外一派老饕則鍾愛大閘蟹。愛吃海蟹的人多數誤以為大閘蟹只能吃膏、沒有肉,但實際上大閘蟹的肉質相當鮮甜。
一般常見的大閘蟹重量約有 4 兩重,因此主要吃膏、肉較少,但兩數在 5 兩半 ~ 6 兩半之間的大閘蟹,就能同時品嘗蟹膏與蟹肉的美味,「8 兩以上就算是蟹王,有大隻的就吃大隻的!」凱薩琳說到。
購買大閘蟹多從市場或網路購買,除了找多年經營有信譽的店家之外,凱薩琳也提到,除了基本從「青背、白肚、金毛」來判斷之外,現場購買或收到貨時可確認蟹身胸腹部分有漲開爆滿才意味著蟹膏飽滿,而殼身也要按壓後具硬度,當然一定得要是活蟹才是新鮮證明,死蟹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近年來的大閘蟹多以棉繩綑綁,因此在料理前只要清洗關節露出、蟹身等部位,可以使用牙刷來刷洗。凱薩琳特別強調,「用活水沖洗大閘蟹時,蟹螯上的毛沒有黏膩感,水質乾爽。」就代表沒問題可以料理了!
值得一提的是,綑綁的棉繩不需要拆解下來,否則生命力旺盛的大閘蟹可不會乖乖待在鍋內。
提到料理,一般人認為要沾薑醋等提味,但凱薩琳反而認為:「好的食材不需要提鮮,維持原味最美味。」因此她建議只要在蒸煮大閘蟹時,在蟹身鋪上幾片曝曬過的紫蘇葉去腥即可。
同時,她也建議盡量不要使用電鍋,電鍋容易在水分蒸發時一併把大閘蟹的鮮甜也揮發,因此最好用隔水加熱的蒸法,只要水量不要在沸騰時溢出到蟹身即可。
一般民眾認為吃大閘蟹很麻煩,吸完膏黃就沒什麼好吃的。事實上,品質佳、兩數夠重的大閘蟹包含了海蟹肉質飽滿的優點。
在蒸煮過後就能直接品嚐的大閘蟹,先剝除背部腮蓋,靠近腮蓋的尾端是蟹腸的排泄口要丟除。接著剝開上蓋可品嚐到膏的香濃美味,而身體上一條條的蟹鰓、前端的嘴巴,還有蟹身中間一小塊帶乳白色的蟹心極寒,都得去除後才能享用。
大閘蟹蟹身前方的蟹口也得去除。(陳沛妤攝)
以西式料理手法烹調精品海鮮的「Chambistro 享 ‧ 香檳海鮮餐酒館」,餐廳中常態供應的『焗烤松葉蟹膏干貝燉飯』深受饕客喜愛。
主廚特地以此道料理為概念示範,藉由大閘蟹擁有飽滿膏脂的特色,將大閘蟹的蟹肉與膏黃逐一挑出,特製而成的燉飯香氣濃郁,可說是相當奢侈。
此季節在「Chambistro 享 ‧ 香檳海鮮餐酒館」餐廳內,也能品嚐到清蒸大閘蟹的滋味。若想品嚐特殊規格,須事先預約。(陳沛妤攝)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