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菜不能亡 2】濃縮台菜精神!欣葉小聚的「XO 醬豬肝蘿蔔糕」帶著傳承使命

洪卉琳    2020年11月24日 12:00:00

攤開台菜歷史,「欣葉台菜」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四十年來陪伴著台灣人成長,但隨著老顧客凋零與時代變遷,「欣葉」在 2013 年做出改變,打造了年輕化的「欣葉小聚」,以精緻份量及輕鬆用餐方式,迎合當年跟著家人來店用餐的第二代,延續記憶裡的飄香美味。



 





國中一畢業就到「欣葉台菜」從學徒做起,至今已經擁有二十多年資歷的主廚柯崇尉,雖然在台菜裡僅是中生代廚師,但他憑藉紮實功夫得以一路爬升至「欣葉小聚」總主廚的位置。(陳愷巨攝)


 



從「欣葉台菜」將近 800 道菜單裡精選出約 80 道,「欣葉小聚」藉由經典老菜的底蘊延伸,添入年輕一代喜愛偏甜、不吃苦、清爽、小份量等元素,將年輕人曾聽說卻不曾吃過的老菜賦予新面貌。新面貌不僅從趣味名稱展現,食材也以雙料混搭、菜系混血為特色,主廚柯崇尉說:「讓一道菜能吃到兩種滋味,也能在新菜裡感受到傳統記憶。」



 





將台菜的烹調方式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欣葉小聚」裡吃得到每道料理該有的水準。(陳愷巨攝)


 



『XO 醬豬肝蘿蔔糕』正是豬肝與蘿蔔糕一次雙重滿足的推薦菜,透過「欣葉台菜」陳渭南阿南師原創的『香煎豬肝』為概念,將豬肝切丁為約 0.5~1 公分大小,搭配「欣葉」董事長李秀英自行研發的 XO 醬拌炒,脆軟豬肝扒附鹹香 XO 醬,再加上與豬肝相同大小的綿密蘿蔔糕,單純品嘗或下飯都是一絕。



 





大片豬肝入口不美觀,於是「欣葉小聚」將豬肝、蘿蔔糕切成同樣大小的丁狀,加入自家研發的 XO 醬拌炒,『XO 醬豬肝蘿蔔糕』外觀看似重鹹,實則清爽清乾香。280 元(蔣銀珊攝)


 



說到下飯,自然不能少了滋味鹹香可口的『三杯Q彈豬腳』。藉由不同料理混搭撞擊出新意,將早期台灣人的滷豬腳延伸,添入年輕人也熟悉的三杯手法詮釋,同時講究並非一大鍋一起滷,而是將精選的豬隻前、後腿分開滷製,讓Q彈膠質與紮實肉質兼具,滿足同桌人對於瘦肉、肥肉的不同喜好。



 





『三杯Q彈豬腳』使用前、後腿 1:1的比例,以肉多精瘦的前腳搭配皮多膠質豐厚的後腿,在先炸再分開滷的講究下,與三杯料理結合而成。360 元(欣葉小聚提供)


 



傳達這些台灣味的主廚柯崇尉提到,「欣葉小聚」的菜色約有近 80 道,這僅有創始店十分之一的菜單多以四人份為設計。「小聚沒有『桂花魚翅』等貴氣大菜、傳統的『雞仔豬肚鱉』等大份量菜色,但不變的是使用最好的食材,並以最簡單的做法呈現。」



 



於是像是口感爽滑甘甜,加入蜜地瓜條入菜的『桔香軟絲』;或是《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薦,把炸皮蛋加入豆瓣醬料拌炒的『青龍皮皮挫』,還有延續宴請賓客絕對不漏氣的『紅燒燴海參』,都是囊括了台菜精神為核心,再精緻呈現的版本,而不是“秀”表面吸睛的創意菜。



 





延續「欣葉台菜」精神的『桔香中卷』,加入蜜地瓜相拌,酸甜不膩的滋味來自於新鮮金桔與桔餅蜜餞所熬製而成的醬汁,入口後浮現兒時記憶裡抽抽樂地瓜籤的滋味。360 元(蔣銀珊攝)


 



如果把台菜視為一本歷史書,「欣葉小聚」的篇章不多卻句句紮實,忠實地承接了「欣葉」的真情、用心、真知味的力量,宛如一鍋雞湯般給予心靈富足的餵養。



 



「欣葉小聚」的心靈雞湯滿足的不只是心靈,『古早味濃雞湯』更運用糯米雞的概念,強調出風味溫潤不輕薄的口感,透過米麋加強厚實感,比起常見的雞湯更具有溫暖紮實力量。



 





『古早味濃雞湯』的濃,來自於添入糯米一同熬煮成米麋,而米麋吸收了土雞、蛤蜊的鮮甜,使湯頭濃厚不失甘美。680 元(陳愷巨攝)


 



除了新菜,「欣葉小聚」也有不少「欣葉創始店」的料理可嚐,招牌菜『菜脯蛋』看似簡單,卻是數十年來的經驗累積。



 



主廚柯崇尉憶起從學徒開始學起的『菜脯蛋』,用的是四顆蛋和大脯兩種食材,還有一雙筷子和一具炒鍋,憑藉著手腕力氣搖晃蛋液,在火侯掌控得宜下,蓬鬆的 2 公分厚度,中間鵝黃色的標準外觀,飄出一陣陣蛋香引人入勝,如此經典的佳餚,在「欣葉小聚」裡也品嚐得到。



 





由菜脯與蛋交織而成的招牌菜『菜脯蛋』,鬆脆口感與鹹香滋味融合得恰到好處,不愧是一年可賣出 8 萬盤的經典之作,絕對是一般家庭主婦複製不來的家常菜。(蔣銀珊攝)


 







榮登《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薦的「欣葉小聚」,以輕鬆氛圍帶來傳統台菜的新面貌。(陳愷巨攝)


 



 



【採訪後記】



 



「欣葉台菜」在台灣人心中有著不可抹滅的地位,端出的料理要請客還是聚餐都讓人放心,尤其是主廚小柯師傅的功力,在『菜圃蛋』上桌時飄出的香氣,就無須再抱有任何懷疑。接下來 12 月,在年輕與傳統之間,據說「欣葉」將會邁向真正的“年輕化”,令人拭目以待!



 



 



 



看更多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