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歲的鄭小姐在新冠確診後,冬季開始全身皮膚容易乾燥、脫屑、搔癢,搔癢嚴重致影響睡眠,曾至西醫就診,但療效不佳,外用凡士林還會加重搔癢。中醫師給予「換膚方 3.0」與科學中藥秦艽鱉甲散,加上外用紫雲膏修復肌膚,持續治療 3 個月後,患者皮膚已不再乾癢。
冬季乾癢(缺脂性濕疹)是因為天氣乾冷、濕度變低,皮膚分泌油脂與保水功能下降,因而產生乾燥、脫屑、搔癢等問題。從中醫角度來看,皮膚油脂不夠屬於陰虛,在治療上將人體比喻成一棵樹,皮膚等同樹的表皮,看到枯萎的樹應該用水澆到樹根,而非乾枯樹皮,外用藥處理樹皮的部份,而內服藥的治療是澆水到樹根,兩者並用才能達到標本兼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冬季皮膚乾癢在西醫診斷常為缺脂性濕疹,好發於小腿前側,四肢與身體軀幹也可見到,門診上見到不少本身無皮膚問題,但在新冠確診後開始皮膚容易乾癢,甚至得到新冠後皮膚疾患問題加重的患者。除了到西醫皮膚科治療,中醫的特點在於能根據病人不同體質做調理,使容易過敏的皮膚問題轉恢復回正常肌膚。
「換膚方 3.0」之所以能有效治療冬季乾癢,在於裡面的一味藥「生地」恰恰是皮膚的補水藥,在中藥的功效為滋陰涼血,補充陰液,對於乾癢發炎皮膚也能夠抗發炎止癢。治療搔癢發炎厲害,靠「知母」、「石膏」、「黃芩」這三味藥可以清熱消炎,讓冬季乾癢的問題能夠從內在改善,搭配外用的紫雲膏修復肌膚,讓受損的皮膚加速康復。
在日常生活上,謝旭東提醒,冬季皮膚乾癢要留意 2 大原則,冬天少穿毛衣類衣物,因為較厚的衣服不容易透氣且易引起癢感,反而要多層次穿搭,以棉質衣物較佳,減少引發皮膚搔癢的狀況。
謝旭東也強調,在飲食上要注意禁食薑母鴨、羊肉爐、麻辣火鍋等燥熱食物,會越吃越上火加重皮膚乾癢,反而應該多吃銀耳、甘蔗、梨子、白蘿蔔等滋陰潤肌膚,蘿蔔還讓腸道順暢,腸道一通身體自然輕鬆,皮膚修復得快。他更分享一款「杏仁麥冬補陰茶」的作法,讓體質偏熱、乾癢、無法入眠的人,得以緩解肌膚乾癢、乾咳無痰的情況。
● 材料:杏仁 6g,麥門冬 9g,桑葉 9g
● 煮法:將上述材料加水煮沸後,再用小火煮 10 分鐘,過濾後即可飲用,可加入些許白糖調味。
● 使用方法:一天飲用一次,補充肌膚需要的水份。
● 功效:杏仁、麥冬、桑葉皆能養陰生津,且潤肺止咳,除了肌膚乾癢有效,對於乾咳無痰的情況也能緩解。
● 注意事項:藥材以涼性為主,適用於體質偏熱、乾癢、無法入眠的人效果較好。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