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職棒明星張誌家因心肌梗塞猝逝的消息傳出後,令許多球迷感到不捨,也讓代謝症候群、過勞等議題逐漸浮上檯面。代謝症侯群本身不是一種疾病,而是血壓、血脂肪、血糖和腰圍等數值出現異常的統稱,這些數據異常會使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大上升,如常見冠狀動脈症候群、中風、高血壓、心臟病和周邊動脈阻塞等。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代謝症候群標準,只要符合 3 項(含)以上,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
● 腹部肥胖:男性腰圍 ≧90cm(35吋)、女性腰圍 ≧80cm(31吋)
● 血壓偏高:收縮壓 ≧130mmHg 或舒張壓 ≧85mmHg
● 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 ≧100mg/dL
● 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150mg/dL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 <40mg/dL、女性 <50mg/dL
大多數心血管疾病其實是可以被預防的,只要能夠減少生活當中的一些危險因子,如均衡抗發炎飲食、規律運動和減少酒精攝取。健美營養師 DGI 黃威杰分享日常飲食「三低一高」的健康口訣,他表示,飲食應低油、低糖、低鹽、高纖,減少紅肉和過多的飽和脂肪攝取,避免過高的精緻澱粉和及含糖加工食品,每日攝取充足的膳食纖維,建議每人每天至少攝取 20 至 35 公克。
當胰島素發生阻抗時也是產生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族群,適當的運動能改善這個問題,因為身體細胞需要使用葡萄糖作為能量使用,而葡萄糖進入細胞就需要胰島素的幫忙。這時候,如果血液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身體的正常代謝功能就會出現問題。
根據美國心臟病學會(AHA)建議,每週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每週 75 分鐘高強度運動,以及一週兩次的阻力訓練,維持適當運動可增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臟健康。
對此,黃威杰建議,民眾在家也可以做一些簡單運動,透過自身體重做到負重訓練,如跳繩、伏地挺身、深蹲和波比跳等,藉此增加心肺功能。阻力訓練不像有氧訓練需要長時間運動,深蹲運動以每次 15 至 20 下為基礎,配合間接休息 60 秒,最好能連續做 5 組,這樣就是一個很好的居家提升肌力運動。
黃威杰也強調,因為這一類的心血管疾病初期都沒有症狀,所以如果處於高風險的族群,還是要開始注重良好均衡飲食、規律作息和養成運動習慣才能有效遠離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