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發現早期治療!9 成大腸癌發生於 50 歲以上 每 2 年定期篩檢可降低 35% 死亡率

邱家琳    2024年03月23日 17:00:00

根據國民健康署 2021 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為 10 大癌症發生人數第 2 名,新診斷個案有 1 萬 6,238 人,近 9 成大腸癌發生於 50 歲以上民眾,發生年齡中位數為 67 歲,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此外,根據衛福部 2022 年死因統計,超過 6 千人死於大腸癌。



 



為降低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政府補助 50 歲到 74 歲民眾每 2 年 1 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鼓勵民眾應定期接受篩檢,因為癌症一開始在腸道內成長並沒有感覺,等到有症狀才就醫,通常已演變成較嚴重的癌症,而透過定期篩檢及早揪出潛藏在身體裡的危機,才能儘早阻斷病變的發生,或是癌症的進展。



 





 





近 9 成大腸癌發生於 50 歲以上民眾。(取自國民健康署臉書粉專)


 



經實證研究,每 2 年定期篩檢可降低 29% 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 35% 死亡率。根據統計,大腸癌篩檢結果為陽性者,每 2 人就有 1 人有大腸息肉,每 20 人就有 1 人有大腸癌,因此,大腸癌篩檢結果有異常,別心存僥倖,務必到醫療院所進一步確認,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健康並不是靠運氣。



 



 



第 0 期、第 1 期大腸癌的 5 年存活率均超過 9 成



 



大腸癌是可預防的癌症之一,透過篩檢提早發現異常,但篩檢結果有疑似異常,也不要驚慌,配合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就可以及早確立病兆,及早治療,預後較佳。早期癌(第 0-1 期)5 年存活率達 9 成以上,但第 4 期大腸癌存活率則剩不到 2 成,顯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國健署提醒,符合大腸癌篩檢資格的民眾,若還沒去做篩檢,請撥空趕快去做篩檢,糞便潛血檢查無侵入性且檢查前不需限制飲食,簡單又安全,只需要攜帶健保卡,就近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在家使用採便棒刮取檢體送回,即可等待篩檢結果。



 





 





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取自國民健康署臉書粉專)


 



為了及早發現,增加個案存活率,國民健康署和中央健康保險署合作,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建立從篩檢、追蹤到確診的機制。透過醫療院所共同合作,針對癌症篩檢結果為疑似異常之個案,主動追蹤管理,並向民眾進行健康指導及說明後續檢查相關注意事項,依民眾就醫意願協助妥適安排,完成進一步就醫診斷。



 



 



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異常 6 個月內應做大腸鏡檢查



 



大腸癌篩檢為陽性的民眾,經由大腸鏡檢查後,發現平均每 2 人中 1 人有息肉、每 20 人中有 1 人罹患大腸癌!我國實證資料顯示,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若超過 6 個月不做大腸鏡檢查,罹癌風險會增加 30%;而超過一年以上才做大腸鏡檢查,罹患晚期大腸癌的風險則增加 2.8 倍;如果一直未做進一步確診,大腸癌死亡風險將增加 64%。



 



國民健康署提醒,篩檢結果異常時,無需過度驚慌,請儘速至醫療院所安排大腸鏡檢查,在大腸鏡檢查前 3 日需進行低渣飲食,依醫師指示飲用清腸藥劑,並補充大量水分。大腸鏡檢查過程中如發現息肉,可同時進行切除,不必再另外進行手術,就可以儘早阻斷癌前病變的發展,避免惡化為大腸癌。



 





 





大腸癌高風險習慣。(取自國民健康署臉書粉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