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4 分 19 秒有 1 人罹癌!癌症議題網路聲量增 8 成 乳癌討論度最高

邱家琳    2023年08月01日 17:00:00

癌症死亡時鐘不停快轉?根據 2020 年統計,癌症時鐘再快轉 1 秒,每 4 分 19 秒就有 1 人確診罹癌。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在 7 月 28 日發布最新《癌症議題網路輿情洞察報告》,觀察 2022 年癌症議題的網路聲量較 2021 年成長 81.2%,在癌症種類聲量中,以乳癌的討論度最高,佔 17.8%,其次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佔 11.9%,第三為結腸、直腸和肛門癌,佔 10.3%。



 



值得一提的是,在癌症死因行排第四名的口腔癌,其聲量僅佔 3.0%,討論關注度相對較低,聲量主要來自癌症篩檢、吃檳榔容易致癌的相關宣導。



 





 





癌症議題的聲量變化。(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女性乳癌相關討論聲量佔比最高,接近 2 成。(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對此,大數據公司營運長蔣志薇表示,長期入榜十大癌症死因的口腔癌、胰臟癌、胃癌等,聲量相對較低,容易遭到忽視,希望透過網路輿情角度,探討癌症議題聲量討論,並結合篩檢、飲食、運動、健康等生活化的話題,提供民眾更精確且易懂的衛教資訊。遇到任何疾病問題,應諮詢專業建議,及早發現問題,盡快接受治療。



 



 



女性比男性更關注癌症議題



 



從該報告可以看到,民眾關心的癌症議題可分為「癌症預防」、「健康檢查」、「癌症治療」等三大話題。在癌症類型中,乳癌聲量最高,佔 17.8%。10 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許多藝人、KOL、公益團體、企業等響應節日,推廣活動,帶動乳癌討論聲量。其次為肺癌,佔 11.9%,近年空氣污染日益嚴重,民眾擔心空污增加罹癌機率。



 





 





關注癌症議題網友,20 至 39 歲女性接近 6 成。(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透過交叉分析,發現關注癌症議題網友的性別與年齡,各年齡層女性皆大於男性,其中以 20 至 39 歲女性比例最高,佔 59.4%。女性常見的癌症有乳癌、卵巢癌、子宮體癌、子宮頸癌等,網路上經常有檢查、預防、治療等資訊分享,吸引女性關注討論。



 



 



破除抗癌飲食兩大迷思



 



在癌症治療中,化學療法的使用非常廣泛,討論聲量也相對較高。然而,治療過程伴隨而來的副作用,經常造成嚴重不適,患者除了透過飲食、運動、心靈放鬆等天然輔療方式紓緩副作用,小分子褐藻醣膠的輔療保健品也受到關注。



 





 





癌症療法以化學療法聲量最高。(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抗癌飲食則有「罹癌後吃素食更健康?」與「低/無醣餓死癌細胞?」等兩大迷思,實際上,對抗癌症耗費體力,蛋白質是重要營養來源。此外,減少食物製作過程額外添加的「糖」,多由天然食物攝取「醣」,才是正確的飲食觀念,遇到任何疾病問題,應諮詢專業建議,及早發現問題,盡快接受治療。





 



《癌症議題網路輿情洞察報告》免費下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