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統計處於 6/30 公布 110 年十大死因,癌症蟬聯四十年榜首,全台每年有 11.6 萬人罹癌,罹癌病人總是期盼一絲希望能夠讓自己的生命延長,但台灣新藥給付速度跟不上疾病惡化與新藥問世速度,加上健保嚴苛的給付條件下,許多癌友每年須花費百萬元藥費只為活下去。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接受《上報》專訪時分享,「科技發展快速,讓新藥理論和製程方面都有進步,加速越來越多重要的新藥問世,帶來更多新的治療突破,不僅讓醫師在為病人治療時能更有效率外,也讓病友能活得更久。」
以癌症患者治療為例,在國外的重要用藥是以免疫治療,但國內健保癌症給付有很多限制,包含給付申請規範嚴苛、無法併用標靶用藥等,醫生在臨床上清楚知道哪些用藥方式最有效,但礙於健保沒有給付新藥,加上患者無法負擔,想要給患者最好的治療方式相對困難。年初病友團體曾調查,民眾高達 8 成 7 支持政府加速健保對新藥給付,另有近 9 成民眾支持擴大健保藥品給付範圍,希望讓更多病友盡早用藥。
楊志新分享,「許多病患最後無法救回,其實也不是他們放棄治療,而是沒錢無法負擔龐大醫藥費,10 人中將近超過一半的病患會遇到這樣的困難。」
在健保給付不足的現況,楊志新提出兩大建議,一為了解商業保險是否能達到實質的輔助,二為提高健保費用,兩者都值得我們深思。
健保資源有限之下,需使用新藥只能自費負擔。楊志新建議,「現階段除了依賴健保外,也能透過商業保險的規劃,來彌補健保不足之處。市面上的商業保險選擇很多,但要能達到『實支實付』才是最有力輔助健保的不足。台灣商業保險業者可以參考國外機動性方案來設計保單。」
據統計,台灣高達七成民眾購買商業保險,但因不清楚理賠標準,而引發爭議,也無助於減輕健保負擔;對於無力負擔高額商業保險費用的民眾又該怎麼辦?應該加速健保部分負擔通過上路、擴大健保藥品給付範圍,讓更多病友早日擁有更精準的治療。
在健保給付不足的狀態下,除了以商業保險來輔助費用外,楊志新也提出,「病友應該要一起站出來提出提高健保費;所有立法委員候選人也該站出來支持增加健保費,並宣導健保對醫療發展的重要;人民要深入了解制度的缺失,理性選擇能為社會帶來進步的政策給予支持。」
楊志新表示,「在病友團體裡都認為應該要增加健保費、增加給付條件,健保費的調整幅度是不是應該跟隨世界腳步,值得好好討論。」
健保給付不足不僅降低病患的存活希望,也造成許多醫護人員因為無法得到對等的薪資,感到身心俱疲而轉職。新藥新科技引進太慢,台灣醫療將停滯進步,病患也無法獲得最有效的治療,政府該增加新藥預算,提升使用新藥的可近性,為每個病友爭取延長生命的機會。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