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藝人余苑綺因癌過世不僅讓親朋好友相當不捨與難過外,也觸動了許多癌症病友與陪伴家屬。余苑綺 2014 年罹患直腸癌,前後花了上百萬完成 70 次化療,余天為救女兒也努力爭取美國最新的抗癌新藥,但遺憾最終未能等到就已離開。
許多病友也正在等著新藥救命,然而台灣的醫療支出僅佔 GDP 的 6%,比起其他也採用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低(尤其是鄰國日、韓),間接影響新藥給付速度,因此需要更加彈性且具體的方案,增加醫療支出公務預算,保障全民的健康與用藥權益。台大公衛教授鄭守夏和 TAPO 臺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也提出觀察與意見。
健保給付不足,影響所有新藥新科技引進,不利整體醫療發展,台大公衛教授鄭守夏表示,「是該要漲保費了,全世界有哪一個國家不調整保費?」台灣邁向少子化、高齡化,有賺錢能力的青壯族群減少,是否會影響國家能負擔得起醫療保健的總支出,台大公衛教授鄭守夏觀察未來的 10、20 年才是麻煩的困境。
台大公衛教授鄭守夏指出「國民醫療保健支出成長率大於薪資成長率,1995 年開辦健保,醫療保健支出自 1997 年至 2021 年至少成長了 1.6 倍。」
台大公衛教授鄭守夏支持調漲,但調漲的前提是錢要花在刀口上,「如果大家有共識提高健保費用於新藥新科技、新醫療儀器、新的支付範圍等發展,願意多花錢,健保保障不只是原來有的、將原本沒有加進來、原來不夠好的變好,同時更嚴謹的進行資料收集分析新增的項目是否有價值、提高的品質是否值那個錢。」
臺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也表示,「如果因為健保財務狀況不好,影響新藥新科技的發展速度,也可能造成病友額外的負擔。健保對人民的保護力也會越來越差。依照現況發展,不是那麼樂觀,需要有些改革。」
針對健保費提高的可能性也該考量人民的貧富差距,以美國、韓國為例,美國健保富人需加稅;韓國會將個人所擁有的不動產、進口車算入保費考量。有錢人就要付比較多,否則辛苦的都是受薪階級。
111 年度新藥相關預算減少,將導致病友得不到更好的治療,付出的費用也增加,健保署規劃推動調漲的部分雖然因疫情暫緩,但不少病友透過各種管道發聲,盼更多資源投入新藥新科技上。
7 月至今,病友團體在社群上發起「早點有新藥」網路串聯活動,不少知名人士及民眾響應,透過社群力量,用吃早餐行動表達想要健保加速給付新藥新科技的支持,罹患胃癌的藝人唐玲在個人臉書發文分享自己目前治療需要用到免疫新藥,但健保給付規範嚴格,只能自費負擔,沉重的經濟壓力,讓不少病友面臨「看得到卻用不到」的窘境。
臺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表示,「病友會有這些動作值得深入了解,也許病友願意共體時艱,多付一些費用,讓健保可以繼續保護有需求的病友。希望健保的新藥預算透過嚴謹的審查、協商後,能夠編列充足預算,才能保障病友用到新藥的機會。」
台大公衛教授鄭守夏也建議「只要訂好目標,策略對的,那就會有發展!例如由衛福部和經濟部合作協調促進或提升國內醫療產業,將醫療支出預算分配給產業發展,讓國內產業提升並具有國際競爭力,給予病患更多治療選擇。」
台灣還有很多像余苑綺的癌症病友,以及重症、罕見疾病的病友在等待新藥治療期望延長生命的機會,之中沒有資金後援的弱勢病友也期盼新藥能夠納入健保給予幫助減少壓力。若能提高醫療支出,並加速新藥新科技的引進,即能讓台灣醫療跟上世界的腳步,也能立即給予病友存活的希望;同時增加預算讓台灣醫療產業進行研發,也許能為台灣再創另一座護國神山。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