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苗研發為什麼要這麼久?中研院懶人包告訴你

黃衍方    2020年05月07日 16:00:00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蔓延,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376萬名確診案例。許多人都很關心什麼時候才會有疫苗,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中央研究院特別製作一則懶人包,分享到官方臉書上。



 



關於如何製作疫苗,中研院表示,研究人員取病毒最外層的物質當作「抗原」,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相對應的「抗體」,讓免疫系統記住病毒,下次當病毒入侵時,就能抵抗病毒的入侵,但是,當然不可能直接把病毒放到人體上,因此必須將活病毒減毒,或利用死亡病毒的碎片來製作疫苗。



 



而疫苗分成「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屬預防性疫苗。預防性疫苗是打在健康的人體,必須嚴格要求安全性和保護力,不可倉促行事,否則可能在施打後產生不良反應,或是染病後發生更嚴重的症狀。另外,不同疫苗,施打後維持效力也不盡相同,如B型肝炎疫苗可維持十幾年,流感疫苗則需年年施打。



 



中研院透露,他們目前正進行4種冠狀病毒疫苗研究,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偽裝成病毒」。然後冠狀病毒難纏的地方,就在於它和流感都是 RNA 病毒,變異速度比一般 DNA 病毒快,甚至可能每年流行某種亞型。因此,科學家研發疫苗就要更全面,可能要像流感年年選株,或者找出病毒不易變異的部位,發展廣效性疫苗。



 



關於疫苗研發的時間,中研院表示,正常情況下,疫苗研發從數年到數十年都有可能。目前宣布已找到疫苗的新聞,都只是找到「候選人」,而不是真正的「當選人」,因此仍需要漫長的測試。



 



然而,因為疫情嚴峻,今年3月17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特許一種 mRNA 疫苗「候選人」跳過動物實驗,直接進入人體臨床測試,但是否能產生有效抗體、安不安全,也還需要數月觀察。不過,中研院強調,此等疫苗研發的速度已是前所未見。



 





 



看更多《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