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當防疫豬隊友! 10 大拖垮防疫進度行為 瘋搶物資也上榜

網路溫度計    2021年06月09日 14:00:00

全台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指揮中心宣佈全台進入「強化三級警戒」,包括外出時全程配戴口罩、避免不必要移動或活動、停止室內 5 人、室外 10 人以上的家庭聚會等防疫措施,儘管疫情升溫,全台民眾嚴陣以待,但還是有不少人不願意配合防疫措施,甚至出現毆打、砍傷醫護人員或是勸導的民眾。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自從本土疫情爆發後,有哪些不符防疫規定的行為堪稱「防疫豬隊友」,看這篇文章的你只要符合一項,也可能因此造成破口,請大家務必配合措施,一同度過這波疫情。



 





 



NO.10 不甩實聯制規定



 



在行政院推出「簡訊實聯制」之前,各地頻傳不願意配合手寫登記或是網路填寫實名制的事件,甚至還有民眾故意填寫假資料,讓疫調無法追蹤。



 



雖然現在只要掃描 QR Code 就可以直接寄出簡訊,或是民眾也可以透過簡訊功能輸入 1922 及店家碼,但日前有名男子在搭公車時不願意配合實聯制,與公車司機報法口角,最後警方依《傳染病防治法》函請台中市府衛生局裁處,讓許多網友痛罵「防疫破口」。



 





 





(取自 台灣高鐵)


 



NO.9 隱匿足跡沒誠實通報



 



先前新北板橋亞東醫院爆發院內感染,累積9人確診,有醫護爆料最早被發現的指標個案沒有誠實告知接觸史,是女兒證實父親有去過萬華茶館,導致院方沒在一開始進行隔離動作,害慘院內醫護,讓網友氣憤表示「繼續說疫調不重要啊」、「疫調不實真的害死人」、「有種玩沒種承認」。



 



除此之外,台東確診個案5469也因沒有誠實提供外出情況,被台東縣衛生局開罰30萬罰款,各縣市政府、指揮中心也再次嚴正提醒民眾務必誠實面對疫調。



 





 





(取自 中華民國僑委會)


 



NO.8 疫情期間賣茶、買春



 



4 月本土疫情爆發以來,萬華群聚案為最嚴重的群聚感染,加上指揮中心證實,本土群聚案中的蘆洲獅子會個案與萬華茶藝館有「人與人的連結」,也讓民眾開始關注買春生態。



 



先前警方破獲彰化一起性交易,嫖客稱女方是女朋友,卻說不出全名,最後被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裁處,網友不滿「疫情期間還要買春?」、「都防疫期間 還在出外做連結的人真可惡」



 





 





(取自 Google map)


 



NO.7 5 人以上群聚打麻將



 



由於本土確診個案暴增,全台進入三級警戒,指揮中心宣佈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的聚會,不過,仍可以看到有民眾無視規定,群聚打麻將事件頻傳,日前又有5個人打麻將被移送衛生局裁處,最高一人可被開罰30萬元罰鍰,讓民眾痛罵「沒風險意識又貪玩還群聚」、「一段時間不打會怎樣嗎?」



 



戶外禁止10人以上的聚會,也發現有人不守規定,先前台中草悟道卻被發現一早就有19名保險員群聚在外開會,遭卻離卻反嗆「關你什麼事」,針對群聚行為,台中市重罰30萬元。



 





 





(取自 unsplash)


 



NO.6 不尊重醫護,甚至暴力相向



 



本土疫情爆發,台灣醫療量能也備受考驗,由於各地居民搶排隊快篩,傳出各地有對醫護惡言相向的事情發生,先前就傳出一名女子因被貓咬傷,前往小港醫院就醫,但因醫護優先搶救命危病患,讓她等了10分鐘,憤留紙條批評「太離譜」,讓許多民眾傻眼「抓傷有這麼嚴重嗎」。



 



近日更發生確診個案砍傷醫護事件,其中一人手筋遭砍斷,後來還對醫護人員吐痰,讓醫護人員在面對病患的高度壓力下還得防範情緒不穩定的病人,對此,衛福表示「絕不寬貸」,致重傷者,最高得判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取自 googlemap)


 



NO.5 口罩當眼罩戴、露出鼻孔



 



自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指揮中心就不斷呼籲民眾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是潮擁擠或密閉場所就要戴上口罩,但日前有網友直擊一名男子,將口罩戴在眼睛上,讓網友痛罵「一點也不好笑」、「防疫老鼠屎」。



 



除了用奇特的方式使用口罩外,也有許多民眾即便帶了口罩,但卻讓鼻子外露,衛福部也不斷呼籲,「口罩不是帶心安的」沒有遮住口鼻的話就不會有防護效果。



 





 





(取自 FB/綠豆嘉義大小事)


 



NO.4 先買再說,不管需求瘋搶物資



 



自從5月12日疫情升溫後,民眾擔憂會出現封城狀況,開始出現囤貨潮,加上雙北在5月15日各大賣場傳出民眾搶購糧食、防疫物資,舉凡像是衛生紙、零食、泡麵都出現「清架」現象,還有網友抱怨,親眼看到排隊買口罩的民眾一次買了10幾盒,讓他不解為何連口罩也要囤。



 



網友擔心全部人擠在賣場搶物資,可能釀成另一波群聚風險,事實上在指揮中心公布的個案足跡中,也好幾例曾到賣場消費過,網友表示「東西買夠用的就好」、「不懂為什麼要一窩蜂擠在密閉空間」。



 





 





(取自 網路溫度計)


 



NO.3 散播未經求證的消息



 



自疫情發生後假消息滿天飛,為杜絕假消息流傳,政府宣佈散播、轉傳疫情不實訊息最高可處300萬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過,從Line社團、PTT等社群平台還是可以發現許多未經證實的假消息,像是「行政院決議每人補助疫情援助金10000元」、「八里某大樓因確診封鎖」「重症患者曾赴三重某診所」等消息,讓網友氣得痛罵「還嫌疫情不夠緊張嗎」、「亂傳假消息居心何在」。



 





 





(取自 疾管署)


 



NO.2 沒事就出門趴趴走



 



「沒事不要出門」自從本土疫情爆發後,指揮中心、各地方政府不斷喊話民眾,台北市長柯文哲更直言「要把接觸到的人都當成可能的確診者」,網路上也不斷有網友抱怨身邊親友無視疫情的嚴重性,堅持要出門購物,或是往山上走。



 



網紅「丹妮婊姐」就曾數次在網路上分享父母認為「沒這麼嚴重」硬要出門的故事,讓她氣得號召年輕網友「典獄長計畫開跑」,勸導家中長輩沒事別出門,引起許多網友共鳴「要他們沒事別出門真的很難」、「朋友也覺得出門沒關係,傻眼」、「爸媽覺得去爬山沒關係,勸也勸不聽」。



 





 





(取自 台中市政府)


 



NO.1 外出不戴口罩



 



自去年疫情開始後,指揮中心就不斷呼籲民眾外出要戴口罩,近日本土疫情爆發,全台第三級警戒規定外出必須全程配戴,但民眾不戴口罩事件卻頻傳,更因此出現暴力事件。



 



新北市曾有顧客故意不戴口罩,被提醒後還耍寶在超商門口跳進跳出,事後遭到重罰1萬5千元,還有一名婦人搭公車不戴口罩,因此與司機發生口角,事後警方要求婦人下車,婦人竟要公車司機還他18元,各種不戴口罩的事件讓民眾氣得直喊「防疫破口」、「不要出來害人好嗎?」



 





 





(取自 網路溫度計)


 



網路溫度計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 2021 年 05 月 01 日至 2018 年 06 月 02 日,共一個月。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各大新聞頻道、社群平台、討論區及部落格等,針對討論「不符合防疫規定的行為」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分析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十大拖垮防疫進度行為。(取自 網路溫度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