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調查員揭密!面對來抓她的人,呂秀蓮的第一句話是…

劉禮信、范立達    2023年04月21日 07:00:00

民國六十七年底,美國與台灣的外交關係搖搖欲墜,美國總統卡特在這年十二月十六日宣布,自翌年一月一日起,與中共建立外交關係,並與中華民國斷交,為此,蔣經國總統立即發布緊急處分,下令停止選舉,這也讓許多有心參政的黨外人士頓失舞台。為了繼續凝聚支持勢力,這群黨外人士就在六十八年八月創辦了美麗島雜誌,一方面批評政府、鼓吹民主,一方面串連集結,製造聲勢。



 



隨後,美麗島雜誌社宣布將在六十八年十二月十日「國際人權日」在高雄舉辦遊行活動。消息一傳出,全國情治單位都緊張了起來。



 



戒嚴時期,政府為求安定,不准人民任意集會、遊行,情治機關對於這類型的活動也非常注意。我們也接獲上級指示,要對美麗島雜誌的成員進行「威力跟監」,希望能發生遏阻作用。



 



所謂的跟監,通常都是秘密為之,不會讓對象發覺有人在跟蹤或偷偷監視行蹤。而在調查局的「術語」中,跟監有時又稱為跟守、行動蒐證,有外人在場時,我們也會用「忠誠」這個名詞來取代跟監。



 





 



但威力跟監則不同。威力跟監強調的是「威力」兩字,是指情治人員會光明正大的跟著對象,就是擺明了要讓對象知道有人在跟著他。因為是亦步亦趨的跟,所以,威力跟監通常會造成對象巨大的心理壓力。採取威力跟監的目的,通常是希望能夠嚇阻對象,讓他們不會作出逾矩的事。



 



我和五、六位同仁組成一個小組,奉命跟監的對象,是美麗島雜誌社的副社長呂秀蓮。但她平常不常到美麗島雜誌社辦公,經常出沒的地點反而在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的拓荒者出版社。



 



我們早也跟、晚也跟,呂秀蓮只要一出門,我們的人員馬上就跟在後頭。她若在出版社,我們就派一輛車守在門口。由於是威力跟監,所以也不怕被她認出來,跟監的汽車就大搖大擺的停在出版社的對街上。



 



有一次,呂秀蓮眼見我們一路緊迫盯人,她也不動聲色的逕自回到桃園老家,進到屋內後,又從這棟老式房屋後面的通道悄悄的溜走。在前門外頭守候的同仁苦等了半天,始終不見呂秀蓮動靜,覺得有異,一探聽之下,發現呂秀蓮從後門溜了,都大驚失色。幸好,有情報傳來,稱呂秀蓮到附近的餐廳跟朋友吃飯,我們馬上趕過去,果然看見呂秀蓮坐在一群朋友旁邊,眉飛色舞的邊聊天邊吃飯。看到我們慌亂的神情,呂秀蓮還很悠哉的笑了一下。



 





 



威力跟監雖然展示了情治單位對美麗島雜誌成員的高度關注,但還是無法阻止他們決定要到高雄集會的決心。由於我們接獲的命令只有在大台北和桃園地區跟監,所以,當呂秀蓮一行人南下後,便脫離了跟監範圍,我們也就不再一路跟著他們到高雄去了。



 



十二月十日,美麗島事件爆發,警民衝突相當嚴重,雙方都有人掛彩。各情治單位都指獲命令分別監控特定對象,我奉命帶隊繼續監控呂秀蓮。任務命令是「可以驚動,不許脫離」,我心裡明白,上頭應該是在研究,要不要動手逮人了。



 



十二日晚間,命令再次傳來,要我們於翌日清晨天亮時把監控對象拘捕到案。當晚,呂秀蓮、陳菊、施明德、艾琳達等人都聚集在台北市信義路施明德的家中。施明德住在一棟公寓的二樓,一樓是林義雄的住家。外頭,各路情治人馬幾乎都到齊了。



 



我算了一算,包括警備總部保安處台北組、文教組以及警察人員都在場,每組人員都各有要拘捕的對象,但相互之間都沒有橫向聯繫,也沒有協調分工。我心想,等一下若要行動時,各單位同時動手,若各方人馬一擁而入,現場一定混亂。為求順利達成任務,我趕快把我們這一組同仁召集起來,先行部署分工,包括外圍監控、進入拘捕、人員辨識、搜身檢查、車輛接應等等,都調度妥當之後,就等時間一到,即可行動。



 





 



深夜零時,警總人員表示要開始執行拘捕任務,我馬上提出異議,並明白指出,上級的命令是「清晨天亮時拘捕」,如果警總硬要半夜搶先行動,各單位執行時間不同,將會天下大亂。警總帶隊官和我僵持不下,最後決定通報指揮所交由指揮官裁示。幸好,上級指示非常明確,要我們「維持原定計畫」,警總人員才悻悻然地打消搶前行動的意圖。



 



但熬到清晨五時,天色仍未亮時,負責執行拘捕施明德的警總人員卻再也忍不住了,他們不顧我的抗議,決定立即執行。



 



警總的帶隊官找來一位制服警察,到公寓二樓施明德住宅敲門,並自稱是管區警察,門內回應說他們認識管區警員,但不是這一位。這名制服警察只好硬著頭皮說:「管區請假,我是代班的。」門內的施明德一夥人怎麼可能輕信?他們當然拒絕開門。此時,警總人員見無計可施,竟然開始用力撞門。



 



電影場面中,常看到執法人員用力撞門之後,馬上就能破門而入。但,那真的只是演電影,在現實社會中,厚厚的大門可不是這麼簡單就能撞開的。



 



果然,幾名警總人員輪番用肉身去撞門,撞得肩膀都發疼了,但大門仍然紋風不動。



 





 



此時,施明德隔壁一名女性住戶聽聞屋外有動靜,就開門查看,我怕她受驚,連忙趨前安慰她,並囑咐她趕快回到屋內,沒想到,這名女子偷偷告訴我:「我們家後陽台跟隔壁家相連,可以跨越過去。」



 



我又驚又喜,馬上跟警總帶隊官通報,於是,一群人馬上借道隔壁住戶的後陽台,迅速翻進施明德家,並打開施家大門。隨後,各單位人員紛紛擁入,各自尋找自己負責的目標。



 



我率一位女同仁進入現場,看到呂秀蓮就直挺挺的站在客廳,既不抗拒,也不躲藏,似乎早已預見自己有這樣的時刻。我依照程序,對呂秀蓮進行人別辨識,問她:「妳是呂秀蓮嗎?」她露出諷刺的笑容,回說:「你都跟我跟這麼久了,還不知道我是誰嗎?」我請女調查員趨前逮捕呂秀蓮,並且搜身,隨即帶離現場。



 



在一陣混亂之際,在客廳裡的施明德妻子艾琳達突然大聲吼叫。一名警總人員立刻由後抱住她,並用手摀住她的嘴,另一人迅即拿了一條毛巾堵住艾琳達的嘴巴。但我們的行動已經驚動了施明德,他迅即趁機脫逃。陳菊也趕忙從二樓跳下,撞破了一樓遮雨棚的屋頂,但隨即被制伏。



 



我們分身乏術,完全無法兼顧別組的需求,只能專注自己的任務。按照原定計畫,我們把呂秀蓮押解上車後,馬上駛往台北市博愛路的警備總部軍法處(地點在台北地方法院正對面),把她交給在場守候多時的警總人員。



 



(下篇請點這裡



 



*本文摘自調查員揭密:情治生涯四十年,揭開調查局神秘的歷史與過往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劉禮信口述



 



劉禮信,男,民國37年出生於江西南昌,39年隨父母離開大陸經香港到台灣。



 



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法學士、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法學碩士、政治大學公教中心法律研究所碩士學分班進修。



 



調查局調查班第12期結業、國家安全局國家安全幹部研究班第15期結業。



 



在調查局先後任職基隆市站、台北市處、海外工作室(派駐美國西雅圖)、經濟犯罪防制中心。復出任台北市處社會文教組、澎湖縣站、彰化縣站、偵防工作組、桃園縣站、台北縣站主任,並任局本部聯絡室主任、兩岸情勢研析處處長。



 



在調查局的工作生涯,以偵辦案件、國際事務、新聞聯絡工作、大陸情勢研析為重要經歷。



 



自身近四十年的情治工作經歷,接觸到許多不為凡人所知之領域,如今將已不具機密性的點點滴滴,藉出書留下回憶紀錄,可揭開一些調查局的神秘面紗,並將這些史料留下,以為歷史見證。



 



范立達撰稿



 



范立達,媒體工作者,曾任職中華日報、聯合晚報,News98廣播電台、TVBS電視台,並曾為Ettoday.com第一任採訪主任、愛奇藝台灣代理商歐銻銻娛樂董事長。現為TVBS新聞部資深經理。



 



酷愛讀書,亦不放棄筆耕。本書是作者第八本著作,另撰有三本碩士論文(皆非抄襲)。



 



「有三種單純而強烈的熱情曾經支配了我的一生;它們是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和對受苦受難的人類所懷抱的情不自禁的同情。」羅素在《我為何而生》一文所言之語,是我畢生的信仰。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