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鼓作氣」裡的「鼓」 究竟是哪個鼓?

歐陽翰、周治    2023年05月19日 07:00:00

此典出自《左傳.莊公十年》:「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成語「一鼓作氣」,最早就記載於《左傳》。文中的原意是,魯國的軍隊打敗了來犯的齊國軍隊,魯莊公問謀士曹劌是什麼緣故,曹劌回答:「打仗全憑一股氣勢,擊鼓就是叫人打起精神來。第一次的鼓,氣勢最盛;第二次的鼓就差了;到了第三次,鼓敲得再響,也不能帶動兵馬的勁頭了。趁著對方不備的時候,我們一鼓作氣打過去,怎麼會不贏呢?」這就是著名的「曹劌論戰」。



 



春秋時期,魯國與齊國在長勺發生戰爭。當時,強大的齊國出兵攻打魯國。魯莊公決心禦敵,苦於沒有謀士,經人推薦,名不見經傳的平民百姓曹劌,被帶到了魯莊公面前。魯莊公問他有什麼辦法可以擊退齊國軍隊,曹劌回答:「這很難說,打仗全憑隨機應變,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則可以遵循。」魯莊公聽後覺得有道理,就帶著曹劌和大軍直驅長勺。



 





 



魯國的軍隊到了長勺,擺好陣勢,與齊軍遙遙相對。嚴陣以待的齊軍即刻下令擊鼓進兵,全軍潮水般地湧來。魯莊公一聽對方鼓聲震天,就想叫魯軍也擂鼓對敵。曹劌馬上制止他說:「等一等,別跟他們交手。」魯莊公就下令:「不準喧嚷,不準開打。」齊國軍隊在鼓聲催促下衝了過來,卻遇到魯軍不為所動的嚴整陣容,只好退了回去。



 



過了一會兒,齊軍又擂鼓衝鋒,魯軍仍然不動聲色,未見一人殺出來。齊軍找不到交鋒的對手,只能再次退回。這時,齊軍將士以為魯軍怯陣,只守不戰,不敢與自己交鋒。當第三次戰鼓擂響時,就有些懈怠,興趣索然地跑向魯軍。哪知此時,魯軍陣中忽然鼓聲大作,魯國將士霍地喊殺而出,刀砍箭射,毫無準備的齊軍頓時被打得七零八落,狼狽逃竄。魯軍乘勝追出齊軍三十多里,繳獲了大量的輜重和兵器。



 



戰後,魯莊公虛心地向曹劌請教。曹劌就說了文首的那段話。魯莊公欽佩地蹺起大拇指說:「你真可以說是一個精通軍事的將軍啊!」



 





 



成語「一鼓作氣」流傳了下來,但它的寓意,已經由原來戰鬥開始時,擊一次戰鼓以鼓舞士氣,轉變為用以形容振奮精神,鼓足幹勁,勇往直前。



 



 



*本文摘自那些成語典故中的戰爭大小事:史記×左傳×三國志×戰國策,穿梭於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87個引人深思的歷史故事崧燁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歐陽翰



 



鍾情於中國古典文學的熱血青年,致力於打破大眾對古典文學僵硬、過時的刻板印象,主張若能從經典中汲取養分,就像「即山而鑄銅,煮海而為鹽」,是一座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著有《當道德經成為必修課》、《當菜根譚成為必修課》、《當孫子兵法成為必修課》、《當忍經成為必修課》、《當三十六計成為必修課》等。



 



周治



 



專職編者。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