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宮殿、藍寶石泉 走入台北地底來場不見天日的探險

郭慧    2022年12月04日 13:00:00

台北街巷熱鬧繁華,處處是驚喜,但其實隱藏在喧囂之下的地底世界,也蘊藏偌大的地底建築、迂迴的地下密道,步步都充滿驚奇。策展團隊「孩在」創辦人林心恬曾在台北地底空間舉辦展覽,認為台北的地下世界充滿亮點,透過她的引領,帶我們共同展開一場「不見天日」的地下小旅行!



 



 



探訪藏身公館商圈的地下水宮殿



 



談起自己開始探索地下世界的契機,林心恬表示,由於工作需求,常要尋找獨特的策展場地,因此平時便會留心城市中較鮮為人知的場所,而地底空間便是其一。也因為這樣,她在某次參與活動時認識了觀音山蓄水池,即被其雄偉建築深深震撼。



 



回憶起第一次走進觀音山蓄水池的情境,林心恬說道,「我從自來水園區沿著步道上山後,抵達一座醒目的紅色建築,走進去就會通到日本時期建造的觀音山蓄水池。很難想像在熱鬧的公館商圈裡,竟然藏著這樣一座地底祕境!」



 



觀音山蓄水池帶有當時流行的新古典風格,當訪客進入建物後,沿著通道往地底走,漫步在混凝土牆柱間,可以感受到濃厚溼氣,耳畔傳來水滴落下的回音,雙眼所見是一排新古典風格立柱,宏偉得像是一座地下宮殿。



 



而在參加導覽之後,林心恬才知道,原來觀音山蓄水池的誕生,是因為 19 世紀末台灣傳染病盛行,日本總督府為改善用水衛生,便依英籍顧問威廉・巴爾頓的選址,由建築師森山松之助在今日公館小觀音山興建唧筒室,導引新店溪水,淨水後儲存於蓄水池再供給市民使用,如今則成為城市裡迷人的地下景點。



 





 





隱身公館的「觀音山蓄水池」,有著立柱等新古典風格建築特徵,彷彿一座雄偉的地下宮殿。(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提供)


 



 



走入水源地與祕密通道



 



另一處令林心恬印象深刻的祕境,則是同樣興建於日本時期的「陽明湧泉」。她分享,其實陽明湧泉隸屬於「草山水道系統」,是日本人在 1925 年因應台北人口成長而新開發的水源,當走進有著深鎖鐵門、由安山岩打造的石室內,就會看到有著豐沛水量的陽明湧泉,泉水在光線折射下呈現淡藍色,彷彿藍寶石般瑰麗迷人,也因此有「藍寶石泉」的美稱。



 



「這裡過去鮮少開放,現在人們可以透過參加臺北自來水園區『好水探秘』行程,一探這祕密景點,甚至直接在林木蓊鬱的清幽水源地,品嘗清甜的泉水。」



 



而在觀音山蓄水池、陽明湧泉之外,林心恬也推薦大家一探藏身於圓山大飯店的圓山東、西密道。圓山大飯店過去為總統、政要下榻、聚會之處,這兩條螺旋式、向下盤旋的密道是在 1973 年圓山大飯店本館落成時,為讓到訪友邦元首、政要及賓客能於緊急情況時躲避而打造的逃生路線,其中西密道還有座磨石子滑行道,如今則成為少見的「密道溜滑梯」。



 



這兩條密道塵封數十載,如今在整修後對外開放,歡迎人們前往感受過往「元首級」的專用路徑,並在探祕後享受圓山大飯店的國宴級美食饗宴,體驗「總統級」的套裝行程。



 





 





「陽明湧泉」為日本時期的水源禁地,如今成為旅人口中迷人的「藍寶石泉」。(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提供)


 



 



體驗地底環境的更多可能性



 



林心恬進一步分析,觀音山蓄水池、圓山東、西密道這類地底祕境,過去多是重大施政建設或政治場域,隨著時光流轉一度荒廢,如今則在觀光發展等考量下重新向民眾開放,這些地點不僅是理解城市歷史的重要起點,獨特的地底環境特性,也賦予這些場域多樣的可能性。



 



「除了應用於觀光,我也非常建議善用地底空間陰暗、潮溼、容易產生回音的特性,進行當代藝術的展演。」林心恬舉例,丹麥的地下當代博物館「Cisternerne」便是由地下蓄水池改建而成,曾邀請藝術家塩田千春到此布展,以地下不時傳出的隱隱水流聲為背景音,搭配藝術家布置的連紗線和金屬裝置藝術作品,交織出魔幻的氛圍,為地底空間開創出新的可能。



 



從地下建設、密道到藝術展演,看似幽暗的地底,其實有著無窮的趣味與變化,林心恬期許,未來的城市旅行不再只限於地面,換個視角,在地下祕境也能感受城市的往昔與如今,為旅行帶來更多樂趣。



 





 





圓山西密道裡有條 20 公尺長、約一人寬的磨石子滑行道,光滑而陡急,令許多旅人印象深刻。(圓山大飯店提供)


 



 



PLUS! 台北地底祕境 2 選



 



除了上述地底基地,台北圓山自然景觀公園周遭也藏有地下坑道,鄰近的台北市立美術館也正在興建新的地下展館,讓人看見地底世界的更多可能性。



 



 山腹裡的圓山坑道 看見城市歷史痕跡



 



位於原兒童育樂中心所在之圓山山腹內,藏了一條逾 100 公尺的「圓山坑道」。「圓山坑道」原是日本時期因應軍事、防空與避難等需求所設,國民政府來台後也因應空防需求擴建。如今走進「圓山坑道」可看見不同時期的坑道設計、當時工作人員的起居空間,以及現仍留存的雙層防爆門、吊床掛鈎等戰備物件,讓人在重見天日的地底軍事祕境中,感受戰時的緊繃氣氛。



 





 





「圓山坑道」原是日本時期因應軍事、防空與避難等需求所設,國民政府來台後也因應空防需求擴建。(台北市觀光傳播局提供)


 



 全台首座地下美術館 2028 即將登場



 



開館迄今近 40 年的台北市立美術館,將在花博公園美術園區地底擴建全台首座地下美術館!新館主建築藏身地下,搭配局部地上覆土建築,未來陽光將透過玻璃,漫射至地下空間裡;到了晚上,透射出光線的地下空間則彷彿一只半露在外的發光盒,散發寧靜柔和的氣息。北美館地下美術館預計 2028 年完工,屆時將成為連結地上公園綠地、地下藝文場域的實驗性展演空間,值得期待。



 





 





開館迄今近 40 年的台北市立美術館,將在花博公園美術園區地底擴建全台首座地下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全文授權自《台北畫刊》,原標題:走入地底 來場不見天日的探險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