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小賭怡情!宋朝人在春節期間都怎麼賭錢?

李開周    2023年01月22日 09:00:00

宋朝新年最為普及的博戲是「攧錢」:玩家取三枚銅錢(俗稱「頭錢」),同時擲於地上,視正面朝上還是背面朝上為輸贏。



 



《水滸傳》第三十八回,李逵在江州城外小張乙賭房和人賭錢,玩的就是攧錢:



 




當時李逵慌忙跑出城外小張乙賭房裡來,便去場上,將這十兩銀子撇在地下,叫道:「把頭錢過來我博!」那小張乙得知李逵從來賭直,便道:「大哥,且歇這一博,下來便是你博。」李逵道:「我要 先賭這一博。」小張乙道:「你便傍猜也好。」李逵道:「我不傍猜,只要博這一博,五兩銀子做一注。」有那一般賭的,卻待要博,被李逵劈手奪過頭錢來,便叫道:「我博兀誰?」小張乙道:「便博我五兩銀子。」



 



李逵叫一聲, 疙瘩地博一個叉。小張乙便拿了銀子過來。李逵叫道:「我的銀子是十兩。」小張乙道: 「你再博我五兩,快,便還了你這錠銀子。」李逵又拿起頭錢,叫聲: 「快!」 疙瘩的又博個叉。小張乙笑道:「我教你休搶頭錢,且歇一博,不聽我口,如今一連博了兩個叉。」李逵道:「我這銀子是別人的。」小張乙道:「遮莫是誰的, 也不濟事了。你既輸了,卻說什麼!」




 





 



在這場賭局中,將三枚頭錢擲在地上,如果兩枚背面朝上、一枚正面朝上,賭行稱之為「快」;如果兩枚正面朝上、一枚背面朝上,賭行稱之為「叉」;如果三枚頭錢均為背面朝上,則叫「純成」(又叫「渾成」)。



 



李逵如果能擲出一個「快」來,可贏對方五兩銀子;如果能擲出一個「純成」,可贏對方十兩銀子。可惜他手氣不濟,連擲了兩次,兩次都是「叉」,一文錢沒贏到,反倒輸給人家十兩。



 



攧錢的玩法不止一種,像李逵那樣每擲一次就要計算一次輸贏,屬於最簡單、最直白的玩法,所以《水滸傳》中說「李逵從來賭直」。還有一種玩法在南宋很流行,時稱「三文十純」,意思是參賭雙方用三枚頭錢交替擲,看誰最先得到「十純」。什麼是十純呢?就是累計出現十次純成,也就是三枚頭錢背面均朝上的結果累計出現十次。



 





 



比「三文十純」難度更高的玩法是「三文三純」:參賭雙方用三枚頭錢交替擲,以某一方連續三次擲出純成為勝出。



 



三枚頭錢擲在地上,可能出現八種結果,這八種結果當中只有一種是純成。換言之, 一次擲出純成的概率是八分之一。那麼連擲三次均為純成的概率又是多少呢?學過概率的朋友應該可以算出來,只有五百一十二分之一。



 



這麼低的概率,幾個玩家從大年初一玩到大年初三,也不一定會有一個人連續三次擲出純成,最後只能搞得所有人惱羞成怒,憤而掀桌。所以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三文三純」的.錢遊戲並不具有吸引力。



 





 



宋朝還流行一種名曰「意錢」的博戲。「意」有猜的意思,「意錢」其實就是猜錢。



 



怎麼猜?需要準備四枚銅錢和一個小碗,先將銅錢放在碗裡,一手捂住碗口,一手托住碗底,嘩啦嘩啦搖上一陣,然後迅速倒扣在桌子上,讓玩家來猜。



 



意錢也有幾個術語,分別為「叉」、「快」、「背間」、「純背」。三枚銅錢背面朝上為「叉」,三枚銅錢正面朝上為「快」,兩枚銅錢正面朝上、兩枚銅錢背面朝上為「背間」,四枚銅錢均朝同一個方向為「純背」。如果您猜的是叉,把碗翻開,確實有三枚銅錢背面朝上,您就贏了;如果不是這個結果,那您就輸了。



 



由於完全猜中的機率很小,所以玩這個遊戲的時候一定要給玩家設定一個比較有吸引力的獎品,比如說猜不中最多會被彈耳朵,猜中了卻能得到一本《過一個歡樂的宋朝新年》。



 



*本文摘自《過一個歡樂的宋朝新年》,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李開周



 



1980年生,河南開封人,青年學者,《南方都市報》專欄作家,曾在《新京報》、《中國經營報》、《世界新聞報》、《羊城晚報》、《中國烹飪》和《萬科周刊》等媒體開設專欄。



 



著有《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民國房地產戰爭》、《祖宗的生活》、《千年樓市:穿越時空去古代置業》、《食在宋朝:舌尖上的大宋風華》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