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能成為詩賦盛世 都要多虧這個官員的提案

覃宜明    2023年04月07日 07:00:00

對唐朝的皇帝來說,科舉考試就像食物。



 



唐朝前期,皇帝想突破寒門學子晉升的管道,猶如解決溫飽需求;到了中期,選的官員越來越多,皇帝們心裡開始堵得慌,畢竟誰都想選幾個治國能臣啊。這個時期,溫飽不是主要需求,精緻的美食才是皇帝想要的。



 



說這些話,你可能不服氣。那我們看看唐朝的狀元吧。



 



孫伏伽,武德年間狀元;宋守節,高宗時期狀元;弓嗣初,高宗時期狀元;姚仲豫,中宗時期狀元;嚴迪,玄宗時期狀元;范崇凱,玄宗時期狀元。



 





 



這麼多狀元,居然沒有一個成為唐朝名臣、青史留名的。看著這份名單,我們可以總結一下:書讀得太多,除了被別人稱讚為「學霸」,對事業似乎也沒有什麼幫助。



 



開元時期,李隆基主動改革,加考了「時務策」,要求你懂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還最好有自己的見解。三國諸葛亮的〈隆中對〉、明朝劉伯溫的〈時務十八策〉就是標準版的時務策答卷。但我們沒有那麼高的水準,就算搞個低階版的交差,也絕對可以勝過一半競爭對手。



 



由於明經科考試難度很低,每年大概可以錄取一百人;至於進士科,因為加考了詩賦,難度直線飆升,每年只錄取二十到四十人。



 



你可能納悶了:說起寫詩,哪個朝代比得上唐朝?王勃、孟浩然、王昌齡、王維、李白、高適、杜甫、劉禹錫、白居易、李賀、李商隱……唐朝登記在冊的詩人就有兩千多名。問題來了,這些大神級的詩人都生活在什麼年代?為何唐朝詩壇這麼厲害?



 





 



其實,翻翻他們的履歷就能明白,只有王勃是初唐的大詩人,其他人都是在開元年間冉冉升起的巨星。唐玄宗李隆基確實有本錢囂張,畢竟自己主政的年代是唐朝文學界的顛峰時代;但如果追本溯源,他必須感謝一個人:唐高宗李治。



 



唐朝初年,進士科考試和明經科考試的本質是一樣的,完全靠死記硬背。到了李治這裡,大唐的權力高層都在質疑,朝廷選一堆書呆子有何意義?永隆二年(西元六八一年),主管考試的考功員外郎劉思立發出了靈魂的吶喊:「進士惟誦舊策,皆無實才。」



 



李治問:「那你說怎麼辦?」



 



劉思立答:「加試雜文(詩賦)兩篇。」



 





 



在唐朝初年的統治者眼裡,詩詞都是雜文。但不管怎麼說,雜文是原創,經文只是背誦,能作詩賦的學生,至少都有點靈性嘛。



 



從那時開始,詩賦成為進士科的必考科目,也變成莘莘學子畢生鑽研的學術領域。沒有李治,可能就沒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些流傳千古的名詩,也就沒有璀璨的唐詩文化。



 



*本文摘自《一日看盡長安花:大唐沉浸式生活體驗》,究竟出版。



 





 



【作者簡介】



 



覃宜明



 



湖北荊州人,中國人民大學碩士,青年歷史作家,天涯論壇高人氣作者。潛心研究隋唐史多年,左手「詼諧幽默」,右手「邏輯講史」。著有《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全六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