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朝的房價這麼便宜呢?一是漢朝人口相對較少,人口與土地資源不均的情況沒有那麼大,房子足夠住。二是漢朝實行授田制度,國家免費分配土地給民眾,其中就包括宅基地。
所以,漢朝人都有土地蓋房子,房價只是建築費和材料費。對比當下,房價高的主要原因是地價高。三是漢朝政府限制房屋買賣,如規定「欲益買宅,不比其宅,勿許」,意思是說買房子只能買鄰居的房子。這一規定的本意是限制民眾流動,但客觀上也限制了炒房行為。
到了唐朝,房價就不那麼友善了,特別是盛唐以後的大城市。韓愈在〈示兒〉一詩中寫道:「始我來京師,止攜一束書。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韓愈官至吏部侍郎,相當於今天中國中央組織部的副部長(編按:或類似台灣的銓敘部次長),死後被追贈為禮部尚書。
一個朝廷高官,在首都買房子居然要用三十年。這個故事的「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極強」。如果韓愈此言不虛,不僅說明唐朝首都的房價高,也說明韓愈是個清官。唐朝房價之所以高,一是因為國家不再授田給民眾,沒有「國家分房」政策了;二是隨著唐朝社會發展和人口增加,人員流動性增大,人們對房屋的購買需求增強。
如果說哪個朝代的房價堪比今日之中國,那一定非宋朝莫屬。北宋經濟繁榮,人口劇增,城市高度發達。北宋都城汴京的發達程度,完全碾壓唐朝的長安。
據宋史專家包偉民估算,北宋後期汴梁市區的人口密度約為一點二萬至一點三萬人每平方公里,今天北京市區的人口密度也才一點四萬人每平方公里。
由於大量人口湧入城市,北宋的城市住房十分緊張,《清異錄》記載了一戶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情況:「四鄰局塞,則半空架版,疊垛箱筥,分寢兒女。」意思是說:四戶人家侷促地擠在一個院,兒女們沒地方睡覺,只好在半空中架起木板,還把箱子疊拼起來當床用。這真有點今日在北京蝸居的感覺。
住房如此緊張,房價自然也是居高不下。汴京一間房子的價格都在千貫以上,按照購買力換算,合今天人民幣上百萬元。
注意,這只是一間房的價格,宋朝百姓一家通常有兩三間房。北宋末年,房價更是高得驚人。蘇轍晚年(宋徽宗年間)在汴京買了一所普通住宅,花了九千四百貫。中國學者程民生在《宋代物價研究》中記載了當時「打工人」的收入:汴京的飯館酒肆的雜役,一天的工錢差不多是二百文,街頭商販一天的平均收入也在二百文上下。
照此標準計算,一個「打工人」至少需要一百二十八年不吃不喝,才能存錢買得起蘇轍那套住宅。這還是普通住宅,如果是豪華大宅,價格高達數十萬貫。即便官至宰相,若想憑薪資買大宅,也要窮其一生。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其房價水準和今天的中國如此相似。
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現任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歷史教師。
在教學過程中,他發現學生們對古人的日常生活很感興趣,但平時的歷史教學很少涉及這方面內容,於是思考用什麼樣的方式能更好地傳播這些知識。
從2018年5月起,他以「講歷史的王老師」為名,在大陸抖音APP上專門介紹有關古代中國人日常生活的歷史知識,涉及衣食住行、戀愛婚姻、風俗娛樂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腦洞大開的問題,乾貨十足的知識點,再加上王老師作為東北人所特有的幽默講解,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跟完全部視頻。
2019年,他的第一部作品《古代人的日常生活》(繁中版書名《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麥田出版)上市後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