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派蔣幹去勸降「老同學」 周瑜如何用一頓飯讓他打消念頭?

胡策陌    2022年06月08日 07:00:00

北岸大營中的曹操,在謀士的建議下,決定派遣使者勸說周瑜投降。



 



曹操的想法不難猜測。他認為若能說服周瑜投降,就能兵不血刃地解決江東集團。即使周瑜不降,哪怕只能離間周瑜與孫權的關係,削弱一下東吳大軍的抵抗決心也不錯。



 



曹操聽說九江名士蔣幹與周瑜在少年時期曾是同窗好友,便命蔣幹為使。



 



蔣幹,字子翼,在江淮一帶非常有名氣,史稱:「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意思是說,蔣幹長得帥,能言善辯,是江淮一帶口才最好的人。



 





 



蔣幹接到曹操的命令後,長歎一聲,便穿戴著葛巾布袍,帶著兩名童僕,駕著一葉扁舟,渡過長江,去見周瑜。



 



蔣幹頗有名士風采。他受曹操的委託勸降周瑜,可是並未選擇著官服,也未帶儀仗、隨從,或是以朝廷或曹丞相使者的身分,僅僅是以私人身分,孤身一人遠赴敵營。自古以來,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但並沒有說不斬敵營故人。



 



當周瑜聽說多年未見的老同學要來見自己時,便明白這是曹操的意思。眼下他有兩條路走:一是拒絕見蔣幹,或者殺了蔣幹。但這樣會弱化己方士氣,又顯得缺乏氣度、胸襟。二是見蔣幹。即使義正詞嚴地拒絕蔣幹,也會傳出閒言碎語。何況,江東士族抵抗曹操的決心很弱,老資格的武將程普等人並不服年輕的周瑜,如果他們利用此事大做文章,實不利於抗曹大業。



 



周瑜選擇第三種方式,邀請帳下文武參加自己與蔣幹的同學聚會。一切談話光明正大,順便犒勞一下手下。



 





 



於是,便發生了本故事開頭的一幕。酒足飯飽後,周瑜拉著蔣幹,在江東群英的簇擁下,一同參觀軍營。周瑜大聲道:「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



 



江東群英聽到大都督慷慨激昂的話後,心中欽佩不已,胸中充滿豪情,有助周瑜在江東軍營的威望大增。



 



蔣幹聽聞此言,只是笑笑,沒有說話。他心想,你周郎習文練武後,征戰沙場,名震天下,連曹丞相都對你頗為忌憚。我蔣幹雖然只是一介書生,在曹丞相麾下足可混碗飯吃,並非有求於你,何必囉哩囉嗦,讓你輕視。



 



這便是兩位老同學的默契。周瑜明白蔣幹奉曹操之命,身不由己。大家都是混飯吃的,老同學一場,我熱情招待你便是,勸降的話,免開尊口。



 



蔣幹明白周瑜的處境,需要在眾人面前表現抗曹決心。所以,他並未說「識時務者為俊傑」、「曹丞相乃天命所歸」之類的話。



 





 



周瑜拱手送別蔣幹時,道:「子翼,有空的時候,常來江東。」



 



蔣幹深深地看了周瑜一眼,拱手道:「公謹,願你一展胸中所學。願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



 



「子翼,珍重!」



 



「公謹,保重!」



 



等蔣幹的小船遠遠駛去,再也看不見時,周瑜長歎一聲,返回大營。他明白,也許這輩子再也見不到這位老同學了。



 





 



蔣幹返回曹營後,對曹操道:「周瑜氣度寬宏,情致高雅,不是一些話就能離間的。」



 



既然外交手段無法解決周瑜,曹操唯有透過軍事手段了。赤壁大戰中,曹操中了周瑜的火攻計、詐降計,全軍大敗。赤壁的一把大火燒毀了曹操一統天下的夢想,成全了周瑜的蓋世英明,也奠立了後來三國鼎立的基礎。



 



千百年後,羅貫中以周瑜與蔣幹的這場同學聚會為原型,在《三國演義》中描寫了一個極為精彩的篇幅—「群英會蔣幹盜書」。說的是,赤壁之戰前,蔣幹主動為曹操當說客,企圖說服周瑜反叛孫權。周瑜忌憚蔡瑁和張允幫助曹軍訓練水軍,便將計就計,擺下「群英會」,裝成酒後熟睡,誘使蔣幹盜走張、蔡二人的「投降書」,以反間計除去了張、蔡。



 





 



小說雖然精彩,卻拉低了周瑜、蔣幹、曹操的智力水準。在群英會這場飯局上,周瑜帶著屬下,光明正大地宴請敵軍使者,坦言自己的胸懷抱負、人生志向。另外,也告訴將士們,曹操企圖招降我,說明他忌憚我們江東英傑,不願意與我們兵戎相見,藉此鼓舞將士們的自信與鬥志。



 





 



蔣幹的表現,根本和《三國演義》中怯弱、愚蠢的腐儒不同,而是充滿了名士氣度。知事不可為,便在飯局上坦然飲酒吃菜,談笑自若,絕口不提招降的事。



 



群英會是一場記載於正史的同學聚會。我們可以從史書中看出周瑜、蔣幹兩位名士對同學聚會的態度,不炫耀、不討論工作,不牽扯利益,不耗費過多時間,還有少喝酒。



 



因為十幾年不見,大家圈子不同,朋友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想法、觀念未必一致,除了回憶幾句往事外,也沒有什麼好談的。周瑜的知己好友過去是孫策,如今是魯肅、孫權,從來就不是蔣幹。蔣幹的朋友是江淮一帶的文士,與周瑜也沒有什麼交集。與其將時間浪費在過去的同學身上,不如將寶貴的時間投入事業中。



 



群英會後,周瑜火燒赤壁、攻打南郡,忙得一塌糊塗;蔣幹繼續當自己的江淮名士。各自生活,各自安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群英會大概便是同學聚會最好的模樣—沒有忘記曾經的友誼,相聚一笑,寒暄幾句,共飲兩杯,各奔東西,足矣。



 



*本文摘自《早知道就不去吃了!20場翻轉中國歷史的暗黑飯局,創意市集出版。



 





 



【作者簡介】



 



胡策陌



原名裴帥。是許多自媒體平臺的簽約作家,開有歷史專欄,熟讀二十四史,善於分析歷史人物心理,借古諷今,文字幽默。著有《超好看半小時漫畫中國史》。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