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有幾房親戚最近在汴京作客,她心情好,就把大家都叫來家裡吃飯了,親戚家的幾個表姐妹正好可以給李小娘子作伴,晚上一起乞巧。
往年李小娘子要嘛是去孫姑娘家過節,要嘛就是和她媽還有婢女們小範圍熱鬧一下。在她相熟的那群朋友中,要數孫姑娘家的七夕最有氛圍。孫姑娘家的親戚大部分都住在汴京城內,一到節假日,表姐妹們就喜歡扎堆往她家跑。加上孫姑娘家有錢,節日都辦得很有排場。
晚飯前,李姑娘焚香沐浴,換上了剛買的漂亮衣服。她到客廳的時候,客人們基本上都到了。她的幾個姨母好久沒見她,拉著她說了好久的話,一直誇她漂亮,誇得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聊天的空檔,她看見客廳擺著她帶回家的磨喝樂,還有米酒、糕餅、水果等。姨母和表妹們邊吃邊喝,有說有笑。
姑家的表姐問李小娘子:「妳今晚乞巧的蜘蛛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妳們呢?」
「也都準備好了。」
姨母家表妹對李小娘子說:「我第一次在汴京城過七夕,這兒的七夕好熱鬧,跟我們老家不太一樣。」
「以後有機會常來玩。」
「好啊。我媽說上元節更熱鬧,到時候我來找妳們一起賞燈。」
「沒問題。」
姑娘們聊得很投機,歡聲笑語不斷。
李小娘子有點餓了,遲遲沒見要開飯的跡象。她忍不住拿了個果子吃,結果沒吃幾口,婢女就來通知開飯了。
李夫人招呼客人們到了餐廳。菜一一上來,李小娘子感嘆,今年七夕她爸媽真是下了血本了,端上來的無一不是大菜。這也是有親戚在家吃飯的好處,她爸要面子,一有外人在就講究排場。去年她都沒見有什麼好吃的,純靠各種小吃來撐肚子。
宴席如此豐富,客人感受到了主人家的熱情,吃得都很開心。李小娘子心情很美妙,和表姐妹小酌了幾杯。沒過多久,姑娘們都有點上頭了,但是很開心。適當的酒精刺激了她們的表達欲,大家聊得更嗨了。
按照七夕習俗,飯後李小娘子和表姐妹們互相贈送了糕點。她一伸手,表姐看她指甲塗了粉嫩的紅色,問:「這是哪家買的花汁,顏色真好看。」
李小娘子得意:「不是買的,前陣子和閨密去郊外採了鳳仙花,搗碎了自己做的。」
「真好看,顏色太自然了!」表妹讚不絕口。
「我房間還剩了不少花汁呢,要不我幫妳們塗點?有興趣嗎?」
「當然有!」
姑娘們笑著,打鬧著,嘻嘻哈哈去房間塗指甲了。李夫人則盯著下人在院子裡搭彩樓,給姑娘們乞巧用。她吩咐婢女把磨喝樂和花瓜、酒炙、筆硯、針線等東西一起搬到院子裡,再把拜織女用的香案也搬出來。
院子裡忙得熱火朝天,李小娘子的閨房裡也沒閒著。姑娘們互相染指甲,有說有笑,熱鬧得很。她們補了妝,抹了香膏,戴了最好看的頭飾,上上下下照了十幾遍鏡子,確保自己真的很好才出門。
長輩們已經把彩樓和香案準備好了,小輩姑娘們紛紛拿出平日裡做的繡活,擺在桌案上陳列。李小娘子繡工一般,她放的那條手絹是在她媽的監督下反覆繡了好久的,期間還扎了好幾次手。跟表姐妹們精緻的香囊、荷包等繡品比起來,她的著實有些遜色,怪不好意思的。
不一會兒,月亮出來了,在長輩們的催促下,姑娘們紛紛上前,燒香叩拜織女,完成了乞巧的第一個儀式。燒完香,她們接過婢女遞來的針線,在月亮下穿針。這是自古流傳的習俗,誰穿針快,代表她有一雙巧手。當然,月下穿針這一環節李小娘子從不抱期望,就她那點手藝,能把線穿進針眼就已經很不錯了,速度什麼的,那是奢望。
和李小娘子預想的一樣,表姐妹們早就完成任務了,只有她忙活許久,最後還是在婢女的幫助下才完成了穿針的活。唉,她好像又丟人了……
忙完這一切,大家總算閒了下來,李小娘子尷尬的穿針局面也被時間化解了。她整理好心情,和姑娘們圍坐在彩樓邊,喝酒賞月,吟詩對詞。
差不多到了午夜,狂歡會接近尾聲。長輩們取出早已準備好的蜘蛛,交給了各自的女兒。晚上睡覺前,姑娘們要把蜘蛛裝在一個精緻的小盒子裡,明天早上起來,誰的蜘蛛織出的網是圓形的或者端正的形狀,代表誰「得巧」了,這也是乞巧儀式的目的。
得不得巧的,李小娘子也不怎麼在意,她只要學會自己感興趣的技能就行了。
雲葭
作家、編劇。出生於浙江杭州,畢業於中文系。
寫作十年,已出版上市二十部作品。
長篇小說:《蘇染染追夫記》、《下一個天亮》、《簾捲西風》、《醉流年》、《誰在記憶裡流連》、《回憶停在那一邊》、《相思焚城》、《預謀失戀》、《致親愛的你》、《蘇染染追夫記之問傾城》等。
詩詞鑑賞散文集:《最美古詩詞》。
詩詞故事隨筆集:《莫失初心》、《莫問歸處》。
個人文集:《謝謝你,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影視劇:《蘇染染追夫記》(原著&參與)、《調香師之流棠》(編劇)。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