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庚有多能幹?做了這麼多事才讓衰落的商朝復興

孟飛、呂雙波    2021年12月24日 21:00:00

商湯建立商朝的時候,最早的國都在亳(音ㄅㄛˋ,今河南商丘)。在之後三百年當中,都城一共搬遷了五次,因為王族內部經常爭奪王位,再加上黃河下游常常鬧水災。



 



從商湯開始傳了二十個王,才傳到盤庚手裡。盤庚是個能幹的君主。他為了改變當時社會不安定的局面,決心再一次遷都;可是,大多數貴族貪圖安逸,都不願意搬遷,一部分有勢力的貴族還煽動平民反對。但最終,盤庚終於還是帶著平民和奴隸渡過黃河,搬遷到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使衰落的商朝復興,爾後二百多年,一直沒有遷都。



 





 



考古工作者在安陽武官村一座商王大墓中,除了發掘出大量的珍珠寶玉等奢侈的陪葬品之外,還有許多奴隸殉葬:旁邊的墓道裡,一面堆著許多無頭屍骨,一面排列著許多頭顱。據甲骨片上的文字記載,商人祭祖也會大量屠殺奴隸做供品,最多的竟達到兩千六百多名!這是當年奴隸主殘酷迫害奴隸的罪證。



 



 



中央官職



 



夏初確立了王位世襲制度,由夏到商的王位繼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繼,輔以兄終弟及。由於嚴格的王位繼承制度沒有完全形成,在商代中期,連續發生「弟子或爭相代立」的現象。到武丁以後,嫡長子繼承制度才逐漸確立,王室內部逐漸趨於穩定。



 



以王室為中心的眾多貴族,有的是「舊邦」舊族,而更多是王室近親不斷建立的新宗,由此而產生「多子族」。這些新舊貴族,有的受封在外地建成侯伯之國,有的在王室擔任各級官職,是商王朝的支柱,也是奴隸主階級的主要組成部分。



 





 



 



邦畿劃分



 



商王朝把統治地區分成畿內和畿外兩大部分:



 



畿內是商王室直接統治的部分,畿外是眾多方國分布的地區。在一些方國之間比較偏僻的山林之地和方國以外比較邊遠的地區,分散著一些發展不平衡的少數民族部落,這就是商王朝統治地區的基本輪廓。



 



邦畿之內除王都以外,有不少的城邑為王室的諸子和其他貴族的封地。這些封地和畿外的方國,性質雖然有所不同,但都要接受商王的封號,成為王室的臣屬。



 



班爵制度,商代已經比較普遍地實行,侯、伯、子、男等爵位,都見於卜辭。班爵制度規定了貴族的等級,明確了方國的地位,是奴隸制國家的一種組織形式。



 



 



*本文摘自《斜槓古人 一些微浮誇、小荒唐的古人日常崧燁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孟飛、呂雙波



 



孟飛,一名數學不好的平凡文科生,學生時代最喜歡國文課與歷史課,就業後仍割捨不下對文史的熱愛,閒暇時也會投稿相關專欄,目前是養刺蝟新手。



 



呂雙波,文史研究者,多年從事圖書策劃與編撰工作,著有《讀懂莊子》、《讀懂孟子》、《納粹元兇—希特勒》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