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東晉及南北朝對峙的漫長三百年時間裡,東晉及南朝的宋、齊、梁、陳都是定都南京的;如果南宋在南京建都,可以沿襲歷史成例,有歷史方面的因素。
另外,南京占據著長江天險,虎踞龍盤,有地利之便,因此南宋在南京建都,也有地理方面的因素。
實際上,南宋建國初年,對於在哪兒建都,很是有過一番爭論的。
趙構即位的地點是北宋南京應天府,即現在的河南商丘。之所以選在此地登基,是因為此地原名宋州,為太祖趙匡胤稱帝前做後周歸德節度使的治所,宋朝的國號也因宋州而來。朱勝非對趙構說,此地為太祖興王之地。
趙構即位後,當時任東京留守兼開封知府的宗澤主張對金採取強硬政策,針鋒相對,不避不讓,建議把都城定在北宋故都東京,即開封。
這是趙構萬萬不敢的,直接排除。
(延伸閱讀:一刀嚇跑二十萬大軍!宋朝名將岳飛的戰鬥能力到底有多強?)
自古有語云:「關西出將,關東出相。」
關西地區尚武,慷慨取死之士比比皆是。另外,宋遼訂下「澶淵之盟」,雙方修好,宋代的邊境矛盾轉移到宋朝和新建西夏政權的爭端上,宋朝的強兵悍將主要集中在西北。
時任長安京兆府知府、永興軍路經略制置使的唐重因此力請趙構入長安建都,他說:「關中百二之勢,控制陝西六路,捍蔽川峽四路。關中固,則可保秦蜀十路無虞。」
張浚也向趙構分析,說天下若常山蛇勢,秦、蜀為蛇頭,東南為蛇尾,中原為脊樑,要中興宋室,就必須從川、陝開始。
趙構後讓張浚入陝任川、陝宣撫處置使,就是為定都長安做準備。
宰相李綱卻覺得定都開封或長安都為時過早,認為不如先駐蹕襄陽(今屬湖北省),觀望形勢再定。
但隨著金人重兵源源不斷入陝,長安丟失,此議流產。
而開封後來又被劉豫的偽齊定為了都城,同樣不在討論之列。
(延伸閱讀:唐朝女性打扮很開放?從公主到平民都「內衣外穿」的宋朝才厲害)
張浚於是改議駐蹕武昌(今屬湖北省),以便於經營中原。
以韓世忠等代表的武將,主張留在建康(即現在的江蘇省南京市)迎戰金兵。
御史中丞張守等士大夫的意見,卻是退避於吳越。
趙構一度聲稱「朕欲定居建康,不復移蹕」。
但在該年十一月,金兵南侵,建康失陷,趙構狼奔豕突,自杭州、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明州(今浙江省寧波市),最終乘船出海,浮國海上,異常狼狽。
後來建康被岳飛等人收復,南宋君臣尚有定都建康之議。
比如,紹興四年(1134年)秋,偽齊與金軍聯合南下,趙構還曾在十月下令移蹕建康。
當然,出於安全方面的顧慮,該年趙構只是在平江(今江蘇省蘇州市)觀望,次年又以平江和建康的官府都沒有建造好為由,返回了杭州。
(延伸閱讀:大宋高檔消費講排場、要體面!這些「正店」堪稱現代的五星酒店)
但到了紹興六年(1136年)秋,偽齊再次南犯,諸將努力,捷報頻傳。於是張浚敦請趙構前往建康。
這次,趙構膽氣大壯,終於下決心建都建康。
紹興七年(1137年)四月,趙構下令在建康建太廟,另將臨安的太廟降格為聖祖殿。
但是,下半年「淮西兵變」,南宋的兩淮防線轟然坍塌。
趙構對定都建康又產生了恐懼和懷疑。
最終,灰頭土臉退回杭州,不再作他想。
*本文摘自《熬通宵也要讀完的大宋史》,台灣東販出版。
覃仕勇
廣西博白縣人,酷愛讀書寫字,廣西作協會員。著有《熬通宵也要讀完的大晉史》、《熬通宵也要讀完的大唐史》、《熬通宵也要讀完的大元史》、《熬通宵也要讀完的大明史》、《熬通宵也要讀完的大清史》、《歷史裏的隋唐英雄們》、《大唐王朝惹了誰》、《兩宋時代的牛人》、《這才是岳飛》、《大東漢》、《奏摺上的晚明》、《天崩地裂三百年——兩晉南北朝的泣血悲歌》、《功夫皇帝趙匡胤》、《一代名相狄仁傑》、《隱忍與抗爭》、《明滅》、《是誰在抹黑明朝》、《醒醒吧,太平天國不太平》等多部歷史著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