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延 200 多年的瘟疫災難!一場鼠疫不只橫掃拜占庭帝國更差點因此亡國

seayu    2022年02月25日 07:00:00

五四二年,位於歐洲東南部的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出現了一次大災難。前一年,帝國其他地區便已出現了類似的災難。這災難在之後的兩百多年間持續肆虐地中海地區,奪去了幾千萬人的性命,直至七五○年才告結束。這場可怕的災難,在歷史上稱為「查士丁尼瘟疫」(Plague of Justinian)。



 





 



 



瘟疫的出現及傳播



 



這種病首先源自東方,然後透過海陸貿易路線傳到非洲的大湖地區。拜占庭帝國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Procopius)曾指出,查士丁尼瘟疫的原發點是埃及尼羅河流域,而傳染病在這裡分別向北面的亞歷山卓和東面的巴勒斯坦地區傳播。



 



傳染病是如何迅速傳開的呢?老鼠是一個重要媒介。在六世紀,北非地區是拜占庭帝國主要糧倉,也是大量資源的供應地。這些運載糧食、物資和戰利品的商船是老鼠的絕佳容身之所,牠們偷吃糧食時,會在這些地方留下病原體。



 



一般來說,老鼠從出生到死亡,活動範圍都不會多過兩百公尺,但唯有這些商船,無意間把牠們運送到帝國每一個角落。



 



同時,義大利南部也正在經歷氣候轉變。夏天不尋常地下雪,溫度也比平常要低,加上當時義大利南部戰禍連綿,農作物歉收,居民因此開始變得流離失所,傳染病也就因此傳播得更快。



 



直到五四二年,鼠疫終於在拜占庭帝國全面爆發。由於當時統治帝國的皇帝名叫查士丁尼一世,因此這場鼠疫便被稱為「查士丁尼瘟疫」。



 





 



 



鼠疫的病徵



 



普羅科匹厄斯在他的著作《祕史》(Secret History)中曾提到,患上鼠疫的人會出現幻覺、噩夢和高燒,而且腹股溝、腋窩和耳背會紅腫,有些人更會受不住而暈倒。



 



這些病人出現如此痛苦的病徵幾日後便會死亡。普羅科匹厄斯認為,瘟疫大爆發是上帝對查士丁尼窮兵黷武、塗炭生靈的懲罰。



 



頻繁的戰爭和貿易加快了瘟疫傳播,導致整個拜占庭帝國都受到瘟疫侵襲。查士丁尼在統治初期征服了不少地區,先是打敗汪達爾人(Vandals)和柏柏人(Berbers)並控制了北非地區,後來打敗東哥德人並控制了義大利地區,抵禦了法蘭克人、斯拉夫人和阿瓦爾人(Avars)和其他蠻族部落對帝國的入侵。因為戰爭,士兵行軍和糧餉補給線就成了傳播病菌的絕佳途徑。



 



當五四二年大部分戰爭都已落幕後,人們開始安定下來,造成了瘟疫在社區爆發。尤其君士坦丁堡作為帝國政治和商業中心,情況更加嚴重。



 



這座城市位於歐亞要衝,是中西貿易路線的必經之地,來自中國、中東和北非的商旅都匯聚於此,瘟疫也因此輕易傳播到這裡。



 





 



不過,歐洲北部和內陸郊區並沒有受到瘟疫的影響,這是因為傳播病菌的老鼠只會出現在港口和商船附近。當時歐洲北部和內陸郊區並非處於貿易路線要點,因此也就沒事了。



 



查士丁尼瘟疫在君士坦丁堡持續了四個月之久,然後在接下來的三個世紀繼續在歐洲肆虐。最後一次瘟疫爆發出現在七五○年,一直到十四世紀時一場更大規模的瘟疫爆發之前,都未再有如此嚴重的瘟疫發生。



 



 



*本文摘自《奇怪的歷史知識增加了!不能只有我知道的趣味歐洲史馬可孛羅出版。



 





 



【作者簡介】



 



 



seayu(「即食歷史」版主)





平日是埋首數字的普通上班族,下班後卻是經營四萬人粉絲頁的大眾歷史作家。二○一五年創立了香港版的故事網站──「即食歷史」,至今已獨立撰寫多達兩百多篇文章,並同時經營Facebook、Instagram、Patreon、Youtube等多種平台。





「即食歷史」這個名字是來自港式廣東話。所謂「即食」,其實指的是方便、易入口、不複雜的意思,作者希望能以微小之力,推廣歷史,讓普羅大眾能夠理解閱讀歷史的趣味。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